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3-12 失街亭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4课件:3-12 失街亭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必修 课件 12 街亭
- 资源描述:
-
1、12 失街亭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了解小说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罗贯中。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赏析诸葛亮和马谡的形象。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连线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2.写作背景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失街亭节
2、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3.词语积累(1)差失:差错,闪失。(2)偏裨:偏将,副将。(3)干系:关系。现在多指牵涉到责任或能引起纠纷的关系。(4)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现指接受任务时所做的按时完成任务的保证。(5)掎角之势:形容作战时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6)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7)势如劈竹:形容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
3、碍。(8)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副实。也说徒有其名。(9)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10)言过其实: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4.词义辨析(1)等闲视之不屑一顾辨析“等闲视之”指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不屑一顾”指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前者多用于否定式,后者多为贬义词。判断正误:“另类”儿歌这类“恶搞”文字,容易助长中小学生追求低俗,甚至把低俗当有趣的风气。因此,对流行于青少年群体中的这种“恶搞”行为,不能不屑一顾。()当初,技装公司提出要研制无人机时,有人等闲视之地说:“技装公司没有专业人员,他们也能造无人机?”()自主预习学习目
4、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2)措手不及猝不及防辨析二者都有“来不及防备”之意。“措手不及”一般指在突发事件面前,即使有主意、有办法也来不及使用。“猝不及防”一般是指事前一点准备都没有,毫无防备。判断正误:细作告曰:“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分别拟一个小标题。解析抓住主要人物、事件来概括。参考答案(一)孔明分兵拒仲达,马谡奉命守街亭(二)仲达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三)亡羊补牢
5、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四)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2.马谡为何会有狂妄、刚愎自用等性格特点呢?马谡真的一无是处吗?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提示马谡之所以狂妄、刚愎自用,是因为他读过不少书,自认为满腹经纶,是个卓越的指挥家,加上诸葛亮也承认他的才能,因此他更加不可一世。当然他也曾引用过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的理论,孙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名言。而历史上因占领山头或背水布阵而取得军事胜利的事实,也是屡见不鲜的。但马谡不分析当时敌我情势和地理形势,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军事理论,自然不能从兵法上汲取前人成功的战争经验。可以说,他和赵括一样都是纸
6、上谈兵的“军事家”。马谡很勇敢,战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自动请缨,立下军令状,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也就是我们说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令人感佩!失街亭后,马谡自缚请罪,显示了他勇于负责任、光明磊落的品质。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课文中描写了马谡的三次“笑”,表现他怎样的性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马谡一笑孔明“多心”。“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在他看来,诸葛亮严密的布置是多虑的,诸葛亮是庸人自扰。既然在他眼里丞相的布置都是可笑的,那么对副将王平的建议更是不屑一顾了。他二笑王平无能。当王平给他指出屯兵当道的
7、合理性及屯兵山上的弊端时,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他对王平的态度轻蔑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合作探究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他三笑司马懿胆小。当司马懿亲自巡哨街亭时,马谡在山上见了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言下之意是,如若来围山,定叫他“片甲不回”。他的口出狂言,他的自鸣得意,他的盲目自大通过他的“三笑”暴露殆尽。也只有这样一位狂妄自大之人才会有如此的语言和神态。这三次大笑,逼真地写出了马谡的傲慢自狂,从而告诉我们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骄态必然会导致失败。骄者必败,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合作探究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是如何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