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类型2020-2021学年语文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五单元 第11课 与妻书 .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32700
  • 上传时间:2025-11-06
  • 格式:PPTX
  • 页数:49
  • 大小:420.3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2021学年语文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五单元 第11课 与妻书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新教材 部编版 必修 下册 同步 课件 第五 单元 11
    资源描述:

    1、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感叹句、反诘句、对偶、排比等句式表达情感的写法,以及综合运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技巧。3.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豪情;学习革命先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素养目标素养目标与妻书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幼从父学,1902年入全闽大学堂,1907年留学日本,1908年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参加同盟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11年4月应黄兴之召回国奔走于港、粤、闽,响应广州起义。于战斗中受伤被捕,从容就义,葬黄花岗,

    2、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广州起义前三日,与妻诀别,在香港于手帕上写就与妻书,又作禀父书,一并托友人密致家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无能,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在我国南方,“中国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春,奉孙中山之命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的黄兴、赵声,写信给身在日本的革命党人林文,号召旅日革命志士回国举义。留学日本东京的学生所组成的同盟会第14支部(即福建支部)经商议决定,派林文去香港与黄兴接洽,派林

    3、觉民回福建组织响应起义。林觉民由此回福建家中,与老父、妻子等家人见了最后一面(即文中的“前十余日回家”),却并未告知家人自己可能要牺牲的实情。后为集中力量组织广州起义,决定停止在福州起事的计划,林觉民便离开福建,受命赴广州、香港筹备起义。在起义前三天,忙碌一天回到住处的林觉民无法入睡,连夜给父亲和妻子写下了两封诀别书。其中这封给妻子陈意映的信,林觉民写在了贴身使用的一方手帕上,嘱托友人:“我死,幸为转达。”后起义失败,林觉民英勇就义,成为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而他的这封“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的情书也是遗书,被后人命名与妻书,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资料链接禀父书林觉民不孝儿觉

    4、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参考译文】不能尽孝的儿子觉民叩跪启禀父亲大人:儿子我若阵亡,只是会连累长辈受苦,弟妹缺衣少食而已。然而却对全国民众大有益处。(儿子我)这极重的不孝之罪,乞求(父亲大人的)宽恕。古代书信的提称语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如台端、台甫等,这类词语为提称语。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1.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等。2.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等。3.用于师长:函

    5、丈、道席等。4.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等。5.用于同学:砚右、文几等。6.用于夫妇:俪鉴等。7.用于女性:芳鉴、淑鉴等。课文探究1.赏析语句,分析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1)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作者深知自己的处境,“世中一人”与“阴间一鬼”的鲜明对比,表达了革命志士抱定必死的信念,义无反顾,英勇赴死,透出一种撼人心灵的凛然正气。(2)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 遂忍悲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说明了作者担心妻子不理解,不得不“忍悲为汝言之”的悲伤和矛盾

    6、的心情,交代了作者“言之”的原因,引出后文对“吾衷”的论述。(3)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至爱汝”既是对妻子的真情告白,又为下文的说理做好充分的铺垫。与后文中“爱”字的含义从爱一人扩展到爱天下有情人,再扩展为爱天下人遥相呼应。2.“司马青衫”“太上之忘情”“老吾老”“幼吾幼”三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用“太上之忘情”的典故,表达作者关心民众的痛苦,无法做到不动感情;用“老吾老”“幼吾幼”的典故,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3.作者追忆夫妻间关于先死后死的

    7、争论,是为了表明什么?作者追忆夫妻间关于先死后死的争论,是为了表明自己绝非无情之人。作者从爱怜妻子之情出发,想到妻子一定承受不了失去丈夫的痛苦,所以宁愿“汝先吾而死”。作者本来并不希望抛舍妻子而使她独自承受悲痛,暗示现在要舍生取义虽有违初衷,却实在是迫不得已。4.第3、4段两段回忆并未按时间顺序安排,但并不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请具体分析。两段回忆并未以时间排序,想必是作者情之所至,信手写来,有景有情,边叙边议,所述皆夫妻至爱之言,所叹皆一往情深之痛,真情流露,感人肺腑。真切的情感让读者沉浸其中,引起情感共鸣;是否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并无大碍。5.“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两句有何

    8、作用?承上启下,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阐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道理。6.描写触目惊心的衰乱景象,有什么作用?运用排比列举当时社会上种种触目惊心的衰乱景象,将矛头直指社会惨状及其根源,与上文温馨和谐的画面形成强烈反差,说明在这种悲惨的社会里“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是不现实的。7.“教其以父志为志”与上文哪句话意思相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上文“使之肖我”意思相近。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追求的革命理想矢志不渝、永不言弃的革命精神。8.“有不解处”有何深意?“有不解处”表面上看是对信中的文字而言的,实际上还包括更深层的意思:希望妻子明白自己的心意,理解自己的革命志向。“尽吾意”与开

    9、头处的“察吾衷”遥相呼应,首尾圆合。内容小结主题归纳这封遗书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和对天下之大爱,阐发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亲人之爱要服从革命需要的观点,表现了作者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革命精神。深入探究文章第1段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引出下文“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3段中夫妻关于先死后死的争论,以及第4段开头对往事的回忆,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前文的“吾至爱汝”。1.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

    10、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那么,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第5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段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第6段表达了作者“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第7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全文的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8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

    11、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用此典表达了作者博大仁爱的襟怀和美好的愿望。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春衫”应为“司马青衫”。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者在这里用它说明自己是个重感情的人。“太上之忘情”,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后用“太上忘情”指修养最高的人,忘了喜怒哀乐之情。作者借用此典表明自己决不能对国事无动于衷,对黑暗统治麻木不仁,而要走民主革命的道路。2.与妻书这封写在复杂心绪中的绝笔书,依然思路清断、行文流畅、多处用典、语言雅致,颇值得细细品味。请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举例分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作者借此表示愿将自己爱妻怜子之心广施天下大众,甘愿牺牲一己之幸福去帮助天下人。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骨化石”,古代传说,有一男子外出未归,其妻天天登山远望,日久天长变成了一块石头。后人称之为“望夫石”。刘义庆幽明录 载:“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这里引用民间传说以写坚贞的爱情。作者主要回忆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夫妻关于先死后死的争论,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

    13、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承受不住沉重的悲痛。作用:都反映了作者生前对妻子的眷恋之深,为妻子着想之细。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即“吾至爱汝”3.作者在抒写“吾至爱汝”的感情时,主要回忆了哪几件事?作用是什么?林觉民于决意取义赴死之际给爱妻写的这封遗书,抒写了对妻子之爱与对天下之大爱,将自己的革命理想与儿女情长抒发得淋漓尽致。或是有意为之,或是情之所至,林觉民信中的两种“爱”交映迭现,在反复倾诉对妻子之情中不断申述理想大义,让人读来颇感作者当时情感之跌宕,内心之复杂。在浓烈的情感表达

    14、中,作者亦有对往日美好生活回忆的叙述和“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道理的议论,情、事、理结合,寓情于理,理中有情。4.书信往往不事营构,自由抒写,可谓“心声之献酬”(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因此最易表现作者真实的情感与细微的心曲。林觉民的与妻书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本文作者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在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全文有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现了作者在为革命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情感浪涛,如第1、5段。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3段和第4段。而最感人的,除了“吾至爱汝”的感情外,还在于“

    15、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作者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为挚爱妻子,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才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力量,这主要表现在第2段和第5段。5.本文是怎样综合运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浅近平易,多用典故。这封信使用的是杂有白话成分的通俗文言。如“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心不忍”“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等,都同白话很接近。信中用了许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等,但都融入通俗的语言之中,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没有冗繁之感。真挚感人,巧用修辞。作者语言修养很高,说理时选择了带有感情

    16、色彩的词语和表达丰富感情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了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谈到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时,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来比喻,又如在“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一部分中分析黑暗现状,接连使用了排比、反问等句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6.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观点一:作为一名革命战士,心胸所怀岂能只是儿女私情?与妻书中,“吾至爱汝”“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等句,都表现出作者对妻子依依不舍的深情。作者在文中花大量笔墨陈述私情,一方面削弱了他对祖国、人民爱的深度,另

    17、一方面也显得他优柔寡断,顾虑重重。因此,作者如此写作有损其光辉形象。7.有人认为:林觉民作为革命战士,在参加起义之时应以家国大事为念,不应为儿女私情挂心,但在与妻书中,林觉民却用了大量篇幅陈说儿女私情,似乎有损其光辉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二:作为一名革命战士,心胸所怀儿女私情并不损其光辉形象。一位革命战士如果对儿女私情毫不顾念,很难想象,他的革命热情会有多浓烈。在与妻书中,“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等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高尚人格、顾全大局、勇于奉献,可以说,他不愧为一名革命战士

    18、!文言知识梳理1.重要字音。如晤()眷()属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吾尝语()曰必不能禁()双栖()之所虐()民使之肖()我依依旁()汝 的()的非吾所忍 一恸()wjunchnguyjnqnxiobngdtng2.通假释义。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吾灵尚依依旁汝()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同“够”“旁”同“傍”,靠近俗同“廿”,二十3.古今异义。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汝可以模拟得古义:幸福和利益。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4.一词多义。吾至爱汝()至若春和景明()时至轩中()至副词,极、最连词,与“若”连用,表示另提一事动词,

    19、来到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顾视无可置者()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动词,顾及动词,环顾副词,表轻微转折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且以汝之有身也()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以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吾亦望其言是实()今则又望其真有()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其介词,用介词,把介词,因为连词,表修饰人称代词,他人称代词,他们指示代词,这代词,它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何竟日默默在此()竟动词,完成形容词,全、终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令人长号不自禁()禁当尽吾意为幸()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幸动词,禁受动词,忍住名词,幸事形容词,幸运5.词类活用

    20、。(1)名词的活用泪珠和笔墨齐下()汝泣告我()汝幸而偶我()意洞手书()名词用作动词,流下名词作状语,哭着名词用作动词,婚配,嫁给名词作状语,亲手(2)动词的活用卒不忍独善其身()当尽吾意为幸()形容词用作动词,完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幸事6.文言句式。(1)判断句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2)状语后置句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3)主谓倒装句称心快意,几家能彀()(4)定语后置句钟情如我辈者()“为”表判断应为“汝于啼泣之余,体吾此心”应为“几家能彀,称心快意”“如我辈”作定语,后置,应为“如我辈钟情者”(5)省略句吾与并肩携手()必以告妾()(6)固定句式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21、()“与”后省略宾语“汝”“与使,无宁”译为“与其,不如”“以”后省略宾语“之”1.下列句子中加色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称心快意,几家能彀(比喻牢笼、圈套)不顾汝也(顾及)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同“傍”,靠近)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停止)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幸福和利益)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俗同“廿”,二十)当尽吾意为幸(幸亏,侥幸)A.B.C.D.课后作业答案:C解析:同“够”,能够;想象,揣摩;禁受;幸运,幸福。2.下列句中加色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意映卿卿如晤晤:动词,见面B.吾至爱汝至:动词,到C.适冬之望日前后适:副词,正赶上D.抑汝能之乎抑:连词

    22、,还是答案:B解析:至,副词,极其,非常。3.下列加色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C.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答案:B解析“所以”一词在这里表原因,不表结果。在现代汉语中表结果。4.对下列句中加点多义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动词,告诉低低切切,何事不语动词,说B.竟日不出门副词,竟然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完成C.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名词,书本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写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代词,自身且以汝之有身也名词,身体答案:A解析:B项,前一句中的“竟”是形

    23、容词,“全,终”之;C项,前一句中的“书”是“书信”的意思;D项,后一句中的“身”是“身孕”的意思。5.下列句子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吾亦望其言是实B.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C.吾辈处今日之中国瓜分之日可以死D.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答案:C解析:A项,语气词,表祈使语气/代词,这。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C项,都是助词,的。D项,相当于“而”,表修饰/介词,把。6.下列语句中的加色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卒不忍独善其身B.意洞手书C.汝泣告我D.瓜分之日可以死答案:A解析:A项“

    24、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衫,青色的衣衫。在唐代,品级较低的文官的衣服是青色的。B.太上,就是“清静至极”的“道”,“太上”是“道”的意思(别名)。这是后人尊敬老子的供奉之号。古代社会将皇帝之父也叫作太上皇。C.望日,指月亮最圆的那一天,特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望日的第二天,也就是农历每月十六日称为“既望”。D.辛未,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中一个循环的第8年称“辛未年”。这里应该是“辛亥年”(1911年)。答案:C解析:望日不一定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也可以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后面“也就是农历每月十六日”说法亦错。8.下列对原文有关

    25、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中洋溢着对妻子无尽的爱恋、对生活的热爱。但作者并没停留在儿女私情之上,而是将儿女之情同革命事业很好地统一起来。B.作者时时安慰,时时解释,信中强调“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此中豪情令人感动。C.作者回忆二人世界的缠绵蜜意,回忆二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谱写出了一曲爱情的颂歌。D.这封信的价值更在于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的牺牲精神,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革命情怀。答案:D解析:“无产阶级革命者”说法错误,林觉民应该是一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民主志士”,不能说是“无产阶级革命者”。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作此书,泪

    26、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3)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4)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5)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正赶上冬月望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正赶上冬月望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语文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五单元 第11课 与妻书 .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270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