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导学案(部编八下语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 资源描述:
-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游记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多角度写景,来突显各拉丹冬雪山的特征的方法。3.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知识链接】1. 各拉丹冬:各拉丹冬雪山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汇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2. 作者简介 马丽华,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山东临沂师院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1976年进藏后历任西藏文学编辑,西藏作协副主席,西藏文联副主席。2003年调至北京,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著有长篇纪实文学
2、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苦难旅程,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涉藏题材文学作品17部。【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菱( )角 虔( )诚 蠕( )动 豁( )然 懈( ) 怠 蜿蜒 ( ) 敦 ( )实 腈纶( )2.解释下列词语黧黑:接踵而至:砾石:皱褶:【整体感知】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提示: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草坝子冰丛砾石堆走下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此地已达海拔六千米以上。【合作探究】1. 品
3、读5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明 确】 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2.品读第101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3.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呢,这两次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雪山的感受?【明确】56段是从低处观赏描写,1011段是从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