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 英雄 节选 导学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 资源描述:
-
1、19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课题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晋、絮”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个字,正确读写“芦花、发愣”等词语。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点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3.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课前准备1.生字、多音字、新词卡片。(教师) 2.课件(挂图、幻灯片等)。(教
2、师)3.搜集小英雄雨来的事迹。(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用时:10分钟)1.激情导入: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掩护交通员,并和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段。 3.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1.学生交流了解的关于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 2.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勇 敢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3.学
3、生质疑: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激情导入后,引导学生理解“英雄”的意思,为下面的快速阅读做好铺垫。 2听音乐想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小雨来与鬼子斗争时的所思所想。二、小组合作,交流内容(用时:10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1)文章通过哪几件事表现了雨来是个英雄?(2)文章的哪几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关系? 2.引导学生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样?哪些语句说明了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从哪儿可以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画下来。第三部分:雨来是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的?第四部分:
4、面对鬼子的威逼利诱,雨来是如何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的?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第六部分:雨来怎样机智脱险? 1.(1)学生交流回答:掩 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2)小组合作交流各部分重点内容。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2.小组合作,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的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等。(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描写芦花村的环境的语句,交流:雨来每到夏天就到还乡河游泳,所以练就了一身游泳本领。(2)读一读画出的语句,交流雨来在夜校读书的情景,了解雨来是怎样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3)朗读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的相关句子,
5、感知雨来的机智勇敢。(4)读一读课文第四部分,交流雨来是怎样和鬼子斗争的,体会雨来的坚强不屈。 (5)交流理解“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6)读一读课文第六部分,说说雨来是怎样脱险的。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自读中感悟、理解。出示思考题,点拨学生自学时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课文三、读文识字,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本课多音字较多,哪位同学能读准字音。(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课文中有些词语,现在已不常用,如“晋察冀边区”“扫荡”,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理解基本意思。还有些鬼子说的话,具有日语特点,如“这个,金的,也给你”,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
6、朗读和理解。 2.默读课文,试着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教师归纳板书。 (1)引导学生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2)小组合作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交通员勇斗鬼子河沿枪声机智逃生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多音字:“吧”“塞”“哇”,在本课分别读b、si、w。(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的别称。察,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两省)的别称。冀,河北省的别称。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石头的)。推推搡搡:搡,猛推。推来推去。劫难:灾难;灾祸。趔趄:身体歪斜,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