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蜀道难 教学设计1(09语文版必修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蜀道难 教学设计109语文版必修二 蜀道 教学 设计 09 语文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2.4 蜀道难 教学设计(09语文版必修二)导学新概念 风格,指的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李白和杜甫的诗,我们已经学过若干首,李白的豪放飘逸风格,杜甫的沉郁风格,我们早已有所领略。 为了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的,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要复习背诵以往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并尝试品味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是要认真学好本单元课文,要熟读成诵,一边诵读一边品味诗中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一点分析。 三要参读语文读本第五册所选李白和杜甫的诗。要用心去读,读得多一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些诗,也应力求背下来。需知:背得越多,记诵的速度越快。 蜀道难,大约是
2、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学习中的难点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资料显示屏 关于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和主题思想,自唐宋以来便有许多不同说法。詹钅英先生李白诗文系年推翻众说,论证了此诗为送友人入蜀之作。诗中备言蜀道之险恶难行以寄寓求仕无成、世路坎坷的感慨。应是天宝初
3、年受权贵谗毁,乃愤然弃职离京前后所作。HTK(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明胡震亨李诗通) 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才气挥霍,顿宕不休,如南海明珠,随地倾出万斛也。(李诗纬卷一) 设计A 导语设计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