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课件: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 贺新郎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妈妈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贺新郎/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妈妈【探新必备】一、背景回放1.多情亦君子,革命真风流贺新郎 1920年冬,杨开慧与毛泽东在长沙结婚。1923年11月毛泽东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词即作于这次离开长沙的时候,是写给夫人杨开慧的,革命激情与儿女柔情的有机结合,成就了一首真挚的革命爱情词。初读强基自主学习2.撼人心魄的舐犊深情也许葬歌 1926年秋天,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北浠水,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职。不久其女儿立瑛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又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夭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
2、写了这首诗。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葬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者告别死者的哀伤,哀婉而不悲惨,真挚而不夸饰。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而是平静地娓娓道来,看似无章,实则有法,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激情内蕴,读来令人黯然销魂。3.浓烈思乡情,自然田园风一个小农家的暮本诗写于1921年,是诗人在英国伦敦时所作。刘半农论诗,一贯“求真”,力斥“虚伪文学”。他十分推崇陶渊明,认为“老陶能于自然界中见到真处”,强调要把“自然界”与“情感的势力”相交相并,在“真自然”中写出“真情感”。本诗正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典范之作。与许多海外赤子直抒胸臆的爱国诗篇不同,诗人在本诗中没有把对祖国的思念以浓烈火爆的方式喷泻而出,而是含蓄地把它寄
3、寓在对一个小农家晚间生活场景这一“真自然”的白描之中,精心地勾画了一幅富有中国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的“真自然”的画面。4.充满辛酸的母亲赞歌妈妈 20世纪最后20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一批批生长在乡村的青年背起母亲为他们收拾好的行囊,穿行在现代都市里,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一种与乡村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于是,当他们再审视母亲一生没有走出的那块土地,那永远劳累而贫穷的命运时,他们内心充盈着遗憾和失落、惆怅和茫然。二、文学常识1.词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经过长期不断发展,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4、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词是诗的别体,它最初是配音乐唱的。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小令(58字以内);(2)中调(5990字);(3)长调(91字以上)。2.诗歌的“三美”闻一多在创建格律体时,为了使诗在内容和格式上都拥有美,提出了“三美”的主张:(1)音乐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2)绘画美。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3)建筑美。建筑美是指诗
5、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拓展链接】毛泽东经典诗词集锦(1)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5)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7)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8)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9)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10)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1)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语基训练】一、读准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
6、确的一组是()A.咳嗽(su)新酿(nin)砧声(zhn)荻花(d)B.嫣红(yn)履历(l)那堪(kn)寰宇(yun)C.阴霾(mi)恨缕(l)从兹(z)重诉(chn)D.云翥(zh)横塘(hn)繁衍(yn)松荫(yn)【解析】选C。A项,咳嗽(sou);B项,寰宇(hun);D项,松荫(yn)。二、用对词语倾听聆听都有“认真听取”的意思。倾听:多指上对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聆听:多指下对上。运用(选词填空。)新西兰前总理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在继续扩大开放,我们需要_中国。(倾听聆听)倾听【初读感悟】下列对本单元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贺新郎上阕首句总括全词,引出下文情节;末
7、句以设问句结束上阕,干净利落,且增强了词的感染力。B.闻一多也许葬歌中的“哭”字,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立意显得十分清楚。C.一个小农家的暮中诗人把自己浓郁的思国之情,寄托在恬淡的农家之景中,从而造成了情与景融、意与境谐的优美意境,实现了其“于自然界中见到真处”的审美理想。D.诗人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纯真的童心,并且善于观察生活,打破陈旧的思维定式,才能发现美。【解析】选B。B项,“睡”字是诗歌的诗眼。研读提能探究学习【文本突破】贺 新 郎微课一:品味精粹、蕴藉的诗句1.如何理解“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所表达的人物情怀?【明确】作为一名年轻女子,杨开慧心中所仰
8、赖和依恋的丈夫又要冒着风险出门远行,这时候她心中的凄楚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但她知道事业的重要,也不忍让远行的丈夫过于牵挂自己,理智战胜了情感,泪水不是潸然而下,而是“欲零还住”。短短两句话,一个年轻女子含泪欲哭又止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2.怎样理解“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的含意及表达效果?【明确】今天早晨东门路上浓霜凝结,将要落下的月亮照着荒凉的池水,情景是如此的凄切和冷清。霜重,是指霜结得厚。这几句,由霜重、残月、横塘、东门路,构成了凄寒清冷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浓郁的离愁别绪。微课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3.“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这几句运用了哪些
9、典故?分别有什么作用?【明确】(1)“挥手从兹去”借用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一句,点明惜别的题旨。(2)“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化用柳永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几句,写出了离别时痛苦的感情。4.“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效果?【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凝练的笔法写凄清的秋初早晨之景,重霜满路,残月如钩,凄清的景色衬托别情离绪之沉重;肝肠寸断,却毅然闯天涯,进而反衬出青年革命者离家投身革命、实现伟大抱负的可敬可佩。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妈妈微课一:赏析诗歌的意象5.也许葬歌一诗中,作者选择了
10、哪些意象?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明确】(1)选择的意象:“夜鹰”“蛙”“蝙蝠”“阳光”“清风”“松荫”“蚯蚓”“小草的根须”等。(2)选择的理由:这些意象符合环境特点,借此营造童话意境,可见父爱的深挚。6.一个小农家的暮描绘了一个小农家日常生活的哪几幅画面?表现了这个小农家怎样的特点?【明确】画面特点农妇夜炊图_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屋舍自然简单、拙朴温馨,人际关系和谐美好、其乐融融,生活闲适自足、温暖安康,环境静谧清幽、纯净美妙7.妈妈一诗在选取意象上有何特点?这暗示了什么?【明确】诗人选取妈妈没有见过的地铁、电车、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和没有近距离见过的飞机、银行的点钞机和国家的印钞机,选取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546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