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语文高一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第8课8-1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 WORD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部编语文高一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第8课8-1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 WORD版 新教材 语文 2020 2021 学年 第三 单元 梦游 天姥吟 留别 WORD
- 资源描述:
-
1、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一、导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如是说。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向我们款款而至。他是?(李白)先别急着翻课本,我们先来对对诗,我说上句,你们说下句:“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从刚才的对诗,我们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特点:想象丰富、豪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走入李白的精神境界。二、教学设想通过反复诵读,掌握诗作的思路,并发挥联想和想象,深
2、入鉴赏“梦游”,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理清诗歌思路(一)听录音,然后用课文语句回答。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试用几个词语概括诗歌的脉络。(既然诗歌主体是梦游,诗人首先交代了为什么梦。所以诗歌首先交代梦因,接下来当然是梦游的过程梦程,最后的“安”是诗人梦游后的感悟,我们可以称之
3、为梦悟。)梦因梦境梦悟四、研读第一段1、指定学生朗读第一段。2、朗读思考:天姥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发作者去游历呢?用一、二词语概括。神秘、高大(夸张、对比、衬托)提示:抓住个别意象,进行整合。“明灭”、“连天”“拔”3、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姥山的特点。(修辞、表现) 夸张、对比、衬托。 五、研读第二段1、集体朗读 2、思考: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提示:以地点和时间作为划分依据月夜渡湖:时间:夜地点:镜湖。写诗人在月光照耀下飞渡镜湖的情景。眼见绿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幽静。(夜)山之日景:时间:天亮了。黎明时分,诗人著履登山,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631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