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3.2.2《永遇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山东 临清 中高 语文 导学案 3.2 永遇乐
- 资源描述:
-
1、学校: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 学科:语文 编写人:由红贞 审稿人:陈红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前预习学案一、 预习目标1. 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 正字音,疏通文意3. 找出文中用典的词句,理解典故含义二、 预习内容1. 给下列字注音仲谋( )( )胥( )佛狸祠( )( )( )廉颇( )( )2. 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自读课文3.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上阕:(歌颂迨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三:提出疑惑:作
2、者用典的意图是什么?课内探究学案一、 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学习重难点:用典的作用,作者的心情二、 学习过程 探究一: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者对照,不堪回首)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