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5.16《前赤壁赋》(沪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前赤壁赋 2011 年高 语文 同步 测试 5.16 赤壁赋 沪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前赤壁赋练习一、单选题1、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辙 B.苏轼C.柳宗元D.韩愈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记忆内容,没有难度。2、散文前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是( )A.乐喜悲 B.悲悲乐C.乐悲喜 D.乐悲悲答案:C解析: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乐悲喜。乐(假乐)悲(真悲)喜(思想解脱后真喜)。3、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其最明显的形式特征是( )A.主客对话 B.感情澎湃C.笔带锋芒 D.多用夸张答案:A解析:本文是一篇文赋,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客对话的形式。4、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 )A.主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作者统一的思想C.主客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D.作者思
2、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答案:D解析:本文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反映了作者思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5、前赤壁赋中主、客经过相互辩驳,最后归于( )A.怒而怨 B.泣而悲C.喜而笑D.愁而忧答案:C解析:文章最后,积极思想战胜消极思想,“客”喜而笑。6、苏轼前赤壁赋在阐明事物变与不变的两重性哲理时,据以理论的自然景物是( )A.江水、明月、清风 B.清风、明月 C.江水、明月 D.江水、清风答案:A解析:文章描写了江水、明月、清风,借以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7.下列句子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