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一语文同步:1.1《沁园春·长沙》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沁园春·长沙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沁园春长沙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词的基础知识。2、诵读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握词句意思。3、反复朗读,把握诗歌内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课文助读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1976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伟大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
2、东的诗词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2、背景介绍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到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目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起他先后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任教。五四运动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了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惋惜军阀张敬尧斗争。1920年9月,他
3、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续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头,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沁园春长沙之作。3、关于词名称:词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
4、“水调歌头”等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如“长沙”、“游泳”等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不过240字。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课前预习1、掌握下列字音:沁( )园春 百舸( ) 怅( )寥( )廓( ) 携( )来百侣 峥( )嵘( ) 方遒( ) 浪遏( )飞舟 数量( )数典忘祖( )数见不鲜(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寥廓:峥嵘:风华正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