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宜丰县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江西省宜丰县2022-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说明:全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第5页,共6页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第6页,共6页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确凿(zo ) 秕谷 人迹罕至(hn) 气冲斗牛 B. 蝉蜕(tu) 赫然 鲜为人知(xin) 炯乎不同C. 亘古(gn) 炽热 锲而不舍(qi) 热情澎湃 D. 重荷(h) 木屐 慷慨淋漓(l ) 来势凶凶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向老师提问
2、题有什么不好意思,中学生就应该做到不耻下问,好学上进。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D闻一多先生慷慨淋漓地喊道:“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旁边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踏浪亭地处崖边,进入亭中,峡谷美景一览无余。 离石马上方不远处,有一座玲珑的观景亭,唤为踏浪亭。在这深山之中
3、,赏石浪,观石马,确实别有一番风情。 此区域奇石众多,其中多有形似浪花者,猜想此亭因此而得名。 A. B. C. D. 5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
4、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6.下面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宋江怒杀阎婆惜 B.诸葛亮巧设空城计 C.孙悟空智取红孩儿 D.张飞大意失荆州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7.诗中“幽人”指的是( )(2分) A.李白的影子 B.幽谷的主人 C.幽雅
5、的女人 D.隐居的高士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两人对酌”、盛开的“山花”更加增添了两人喝酒的气氛。 B.后两句明白如话(几乎用陶潜的原话),表现出一种天真超脱的风度。 C.次句“一杯”三次反复,不但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难过之至。 D.全诗不迁就声音格律,语言上又有飞扬的气魄,有古代歌行的风格。(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8分)中山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
6、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中山:地名盍:何不 垣墉:墙壁 若之何:为什么9.根据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猫/善扑鼠及鸡 B猫善/扑鼠及鸡 C猫善扑/鼠及鸡 D猫善扑鼠/及鸡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4)不病于无鸡乎?(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译: 12.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1分)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
7、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三)古诗文积累。(8分)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凡有错字、漏字现象,该空不给分) (1) ,小桥流水人家。(2)山光悦鸟性, 。(3)咏雪一文中用“ ”和“ ”来比拟大雪纷纷。(4)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5)十二章中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三
8、、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4分) 善良的种子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第1页,共6页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第2页,共6页 朱成玉 父亲常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来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