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苏教版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十 考点突破 学案3 提升思维品质突破逻辑推断题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高考苏教版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十考点突破 学案3提升思维品质突破逻辑推断题 2020 高考 苏教版 语文 复习 课件 专题 考点 突破 提升 思维 品质 逻辑 推断
- 资源描述:
-
1、学案3 提升思维品质,突破逻辑推断题考点解读命题依据2017年全国卷第21题以新姿态出现在考生面前,这是以往高考试题中没有出现过的题型。该题重点体现了“不合逻辑”和“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等考点。命题特点试题以一段文字为命题对象,命题者在文段中设置三处存在逻辑推断错误的句子,让考生依据例句形式,说明文段另外两处问题。虽然题型新颖,但难度不大。试题的题眼是题干中的“推断存在问题”,这就说明,命题人让考生寻找语段中表述不符合思维逻辑的地方,而不是寻找表达存在语法错误或不连贯的地方。命题意图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道题目重点考查的就是考生的逻辑推断能力和语
2、言表达的能力。真题对接1.(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断的能力。句的框架是“不 是才 能”,再 结合材料,材料中有两处说法错误,一 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二 是“毕 业 后 也 就 一 定 能 很 好 地 适 应 社 会 需 要”,套 用 句 的 框 架即可。答案:不是有兴
3、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2.(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断能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把握对错,寻找存在问题的句子,指出来。做题时注意理解句子含义,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知识。答案
4、: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3.(2017全国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断能力。文段中“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的推断存在问题,由 推断的条件,
5、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的方式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答案: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解题指津一、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按推理前提数量划分,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按推理过程的思维方向划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常用的演绎推理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例如:金属是导体(大前提),铁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铁会导电(结论)。演绎推理容易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前提错误、判断矛盾等。上例是演绎推
6、理中最常见的“三段论”式推理,是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三段论”的变式,有的省略大前提,有的省略小前提。如果不能正确运用“三段论”,就会犯常说的“不合逻辑”的语病。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特殊性的前提推出普遍的一般的结论的一种推理。它包括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种。简单枚举法往往会犯以下逻辑错误:有些推断的前提本身是虚假或谬误的,有的遗漏了所涉其他对象而导致结论片面或偏颇,有的则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强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的问题。如: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
7、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指从特殊性的前提得出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推理根据两个事物的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推出这两个事物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结论。例如:杂志对于()相当于()对于农民。A.报纸 果农B.传媒 农业C.书刊 农村 D.编辑 菠菜我们难以直接从题目中断定两词之间的关系,只能逐项代入,然后类比两词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通过代入发现“杂志对于编辑相当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是D。类比推理的常见错误有:前提错误、属性错误等。二、掌握三种逻辑规则同一律同一律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
8、,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所议论的命题即论题也应保持同一,不能“中途易辙”或“偷梁换柱”。如: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违反同一律,“作品幼稚”与“儿童文学”不是同一概念。)矛盾律矛盾律是关于人们思想认识不可自相矛盾的规律。在逻辑思维上,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如:2月30日,晴。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心情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金鱼,养在鱼缸里淹死1条,我很伤心。(摘自小学生日记)老师评语:我也很伤心,活这么大,2月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30号呢。也从来没见过不出太阳的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285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