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语文学案: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人教版必修5).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高一语文学案: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人教版必修5 2012 一语 文学 梳理 探究 文言 词语 句式 人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学习目标重点】重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学习难点】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方法】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CAI课件(朗诵视频、PowerPoint课件)、学案导学【学习过程】【文章阅读梳理与学习重点】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合作探究】根据同学们学习文言文所遇到的困难和学习实际,本次梳理探究的重点是: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
2、是什么? 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碰到实词时,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至于课本P90-92所提到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应当在平常的学习中多加注意,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王力先生的怎样学习古汉语值得大家细心咀嚼,勤力实践。一、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然后进行小结: 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 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兮辞)小结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然后
3、进行小结: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小结二: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然后进行小结: 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过秦论)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鸿门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小结三: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到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名词的使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