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五章专项限时精练十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22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精准 提分练 第五 专项 限时 精练 十七 传统文化 经典 阅读
- 资源描述:
-
1、限时精练(十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用时:30分钟分值:3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文灭质,博溺心注,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注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1)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2分)答:_答案子贡认为“文”和“质”一样重要,庄子认为“文”会损害到“质”。解析辨析两段材料表达内容的异同,要注意把握每个语段的意思。第则材料,主要讲了子贡对“文”“质”的理解,他认为“文犹
2、质也,质犹文也”,即二者是同等重要的。第则材料,庄子认为浮华的“文”毁坏了“质”。由此可以得出答案。(2)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4分)答:_答案(示例一)我赞同子贡的观点。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修养。当代人,还是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纵有满腹才情,也可能会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很难完全实现人生价值。(示例二)我赞同庄子的观点。过多外在的追求使人惑乱纠结,反而会妨害内心的纯朴。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过分注重自己的仪容,就可能会妨害自己的学习或内心的宁静,影响其人生成长。解析回答问题时,要先明确观点,然后再阐述理由。比如同意子贡的观点,
3、就要阐明“文”即外在的表现和“质”即内在的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现实生活或自身成长的影响。参考译文棘子成说:“有德行的人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文采(表面的礼仪形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有德行的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文采,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就差不多了。”“文饰浮华毁坏了质朴之风,广博的俗学湮没了纯真的心灵,然后人民才开始迷惑和纷乱,没有什么办法返归本真而回复原始的情状。”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
4、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1)这两则材料所说察人的角度有何不同?(2分)答:_答案孔子认为察人应看其自身表现;孟子认为察人要广泛听取别人的评价,再对其进行具体考察。(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孟子察人观点的看法。(4分)答:_答案孟子的察人观点比孔子的更全面,是对孔子观点的一种发展。孟子认为察人不能偏听偏信,要将听取意见与观察其行为表现结合起来,这样察人才会更加公正、准确。他的观点对我们今天选人用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参考译文孔子说:“看他的行为,
5、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孟子说:“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602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