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检测A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2014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检测A WORD版含解析 2013 2014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第一 单元 检测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惆怅(chng) 忸怩(ni)寥廓(gu) 橘子洲(j)B胳臂(bei) 峥嵘(zhng)遒劲(jn) 沁园春(qn)C携手(xi) 豆萁(q)寂寥(lio) 篱笆墙(l)D迷惘(wng) 颓圮(tu)青荇(xn) 浣纱(w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阻遏/拜谒 萧瑟/洞箫 揭杆而起B苍茫/苍海 寒伦/疮痍 竭泽而渔C漫溯/搠倒 长篙/蒿草 宿兴夜寐D颓圮/杞柳 毗邻/湖畔 绿草如茵3下列句子中加
2、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沁园春 长沙的开篇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B浩浩荡荡的长跑队伍里,无论是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一个个都显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C“打黑”风暴来势强劲,全市上下激浊扬清,社会正气得到了强有力的弘扬。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话:邪不压正。D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记者耳濡目染了天津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验,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交会对接技术。B房价17个月来环比
3、首次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维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直观地说明了楼市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C陕西、内蒙古、江苏等地接连发生“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等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教育行政部门今后能否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回答是肯定的。D中方希望二十国集团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通过戛纳峰会向国际社会传递“保增长、促稳定”的强力信号。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他
4、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A BC D二、阅读鉴赏(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9分,每小题3分)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杨景龙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
5、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
6、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一机杼。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
7、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
8、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D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
9、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7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8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C
10、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7分)惠安女子 舒 婷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以古老部落的银饰约束柔软的腰肢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啊,浪花无边无际天生不爱倾诉苦难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9惠安女子显示了诗人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提炼
11、诗歌意象的能力。请你撷取诗中的意象,描述诗中所表现的情景。(3分)意象:_情景:_10有人说,诗的最后一句“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揭示了惠安女子的优美形象和真实命运。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7分)相约雨巷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湿成深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尽这雨巷。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
12、地风吹落叶的惆怅,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凄婉又迷茫的故事,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取我的血液。待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太息的目光仍会如约来袭。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的维系。我要在生命终结前,了却未竟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你不来,我不走。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