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新人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 资源描述:
-
1、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第14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1.在第二段中说“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其中“我”遐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段在节选的这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答:_答案:“我”遐想的主要内容是:水池中的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第二段在节选的这部分中起总领作用。2.作者设想的那个被抓出水池的鲤鱼“科学家”看到了怎样的“我们”?答:_答案:鲤鱼“科学家”看到我们这种生物一点儿也不像鱼,没有鳍,但还是能够运动。3.请你总结一下,作者设想的鲤鱼“科学家”是怎样认识鱼池以外的世界的?答:_答案:(1)鲤
2、鱼“科学家”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2)它们认为雨对睡莲的冲刷是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起作用。(3)被抓出水池后认识到熟悉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于自己的世界。4.由鲤鱼对人类世界认识的无知,你受到什么启示?答:_答案:由鱼认识外部世界的局限性,可以推知我们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局限性,我们人类对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的学习与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8题。5.选文第二段中说“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这种记忆”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温暖如春”?答:_答案:“这种记忆”是指“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说它“
3、温暖如春”,是因为作者一开始便被爱因斯坦的故事迷住了,阅读他的书,是为了寻找答案,童年的作者对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并享受到了求知带来的无穷乐趣。6.选文第二段中说“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的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爱因斯坦是作者迷恋崇拜的对象,这里作者将爱因斯坦的故事和谋杀故事相比,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答:_答案:我认为合适。因为这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在孩子眼中,谋杀故事无疑是最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的,在此将爱因斯坦的故事和谋杀故事相比,更能突出强调爱因斯坦的故事对作者的强大吸引力,所以说用得很合适。7.选文第二段中“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
4、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句话有什么含意?答:_答案:这句话有两层含意。一是说理论物理学家工作的艰苦。作者认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二是说作者对爱因斯坦的研究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强烈的执著的兴趣,并因此树立了自己的终生志向。8.结合文意,联系自我实际,说说兴趣对志向有怎样的影响。答:_答案(示例):从文中来看,爱因斯坦的故事引起了作者的强烈持久的兴趣,并促使他树立了研究相关课题的远大坚定的志向。结合我个人实际来看,我对历
5、史非常感兴趣,它让我树立了一个志向:做一个历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因此我认为,兴趣对一个人的志向有着直接的正面的并且是巨大的促进作用。三、加来道雄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领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科学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能带来创造力。在剩下的23个英文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连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答:_【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和联想的能力。首先要注意仿写提示和句子蕴涵的信息;然后分析示例句子的形式和内容:形式是由“是”构成的判断句,内容是寻找英文字母和生活中的相似点,并从生活中的事物体
6、会出一定的哲理或含意。答案(示例):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O是一轮朝阳,是光明;J是一根拐杖,是帮助。【素能综合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鱼鳍() 目眩() 怪诞() 贪婪()B.人寰() 刨子() 鄙视() 对撞(c)C.浩瀚() 湮没() 畏葸() 潜心()D.说客() 谰言() 亚原子() 要挟()【解析】选A。B.“撞”应读;C.“潜”应读;D.“说”应读,“挟”应读。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漫游 重诞三尺 杜撰 困惑不解B.企图高深莫则 栅栏 惊诧不已C.振动微乎其微震惊冷嘲热讽D.鲤鱼自鸣得意神密细枝末节【解析】选C。A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746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