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历史事件类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语文 二轮 专题 限时 检测 文言文 阅读 历史事件
- 资源描述:
-
1、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历史事件类2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回答小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下列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罟(网) B鸡豚狗彘(猪)C孝悌(尊敬父母) D庠序(学校)2下面
2、的划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4翻译下列句子。(6分)(1)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分)(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答案】1C2A3B4略【解析】1悌是尊敬兄长。2A前为打开,后为开花。B兵器。C有的。D这。3例句是状语后置,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而B中的于何东,于河内不是状语后置。4本题
3、考查翻译能力。(1) 注意生和死都是动词活用为名词。连词成句,注意语法。(2) 王为名词作动词,称王,未之有也为宾语前置,未有之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楚 巫刘基楚俗尚鬼,鬼实弗神也,而其巫谋神之。乃阴构于邑侠,请以其利共。邑侠以其情通于国侠,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有不用巫言,则事之已右者必左,已左者必右。于是楚人之奉巫过于奉王令,宁违王禁而不敢违巫言。王闻之怒,命司马戮巫而焚其祠。国人大噪,相与为讹言。于是楚旱,民皆以咎王,群小巫并起为讙,遍国中皆称鬼。王与令尹谋尽杀巫,以问熊蛰父。熊蛰父曰:“是激也,未可。夫民愚而溺于祸福,彼方兴用鬼,而吾骤遏之,未竟其所望,而谓吾
4、怫其情,必怨。夫怨起于微而积者也。十家之邑,一日不能户无事,而况楚国乎?有事莫不诿诸鬼,则莫不倚鬼以尤王,其奚以御之?不如因而亢之。小人能诪祸而不避亢,亢而后昭其诈,则不户说而喻,然后明正其法,蔑敢违矣。”乃命群巫推一大巫以主鬼,而复其祠,国有事亦请焉。而大选县公,平庶狱,宽征役,绝请谒,黜贪墨,国邑之侠皆屏迹。巫言多不中,民始懈。会鄙有西师,王集其国老以祈巫,巫不得先闻,而失其辞,王以诘国老,国老愕,弗能对。乃尸巫而爇鬼,无一人敢复言鬼。 (节选自郁离子评注)巫 鬼刘基王孙濡谓郁离子曰:“子知荆巫之鬼乎?荆人尚鬼而崇祠,巫与鬼争神,则隐而卧其偶。鬼弗知其谁为之也,乃蠥于其乡。乡之老往祠,见其
5、偶之卧,醮而起焉。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死。今天下之卧弗可起矣,而不避焉,无益,祗取尤耳!” (节选自郁离子评注)【注】讙:通“喧”,喧哗。怫:通“悖”,违反。县公:县大夫。爇:放火焚烧。郁离子:刘基在文章中的托称。蠥:同“孽”, 危害。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而其巫谋神之 神:灵验B. 相与为讹言 讹:伪诈C. 则莫不倚鬼以尤王 尤:过失D. 会鄙有西师 鄙:边境6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楚巫中的巫师借鬼招摇撞骗,巫鬼中的巫师则为争神而暗中推倒鬼的偶像。B.楚巫中的百姓对巫师的话始终执迷不悟,巫鬼中的百姓
6、却无辜受鬼之害。C.楚巫中,在惩杀谣传干旱的巫师上,楚王有些急躁,而熊蛰父则冷静有识。D.巫鬼中的鬼对巫师不让百姓崇尚祭祀鬼神无计可施,最后迁怒乡里的老人。7下列对两篇文章寓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楚巫:祸患常积于忽微 巫鬼:审时度势,避祸于未然B.楚巫:谣言止于智者 巫鬼:养正邪自除C.楚巫:多行不义必自毙 巫鬼:亡羊补牢,未为迟也D.楚巫:功以谋就,事以计成 巫鬼:大厦已倾不可扶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3分)(2)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死。(3分)【答案】5C6A7D8(1)因此巫师能够详细地听到官府
7、的内情和官司输赢的信息,(巫师说的话)就像听到回声一样应验。(2)鬼看见了,认为是这个老人推倒了自己的偶像,就殴打他,老人倒地而死。【解析】5归罪,怨恨6B.“始终执迷不悟”有误,C.巫师并没有谣传干旱,D.巫师并没有不让百姓崇尚祭祀鬼神,鬼误以为是乡里老人干的7楚巫从遍国中皆称鬼到巫言多不中,民始懈。可见计谋的重要性。巫鬼以真为假,认假作真,好心遭恶报,是当时社会腐朽没落的必然反映。暗示统治阶级愚蠢,善恶不分。国已这样,不可扶。8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为:(1)意思正确、语言通顺1分,“悉”、“响”各1分(2)意思正确、语言通顺1分,“是”、“欧”各1分。【参考译文】(一)楚国的习俗崇尚鬼
8、,实际上鬼并不灵验,而那些巫师却谋划使鬼显得很有神灵。巫师就暗地里同地方的凶悍之徒互相勾结,并商定把获得的好处一起分享。地方的凶悍之徒把那情况又向京城的凶悍之徒转达这个意思,(上下勾结),因此巫师能够详细地听到官府的内情和官司的输赢,(巫师说的话)就像听到回声一样应验。如果有人不相信巫师的话,那么即使可以打赢的官司也会失败,本来会败诉的官司也会打赢。于是楚人信奉巫师的话超过了信奉楚王的命令,宁肯违背楚王的禁令,也不敢违背巫师的话。楚王听了这个消息非常气愤,命令司马杀死巫师并焚烧那些庙祠。国人起哄喧哗,相互编造谣言。在这时,正巧楚国发生了旱灾,楚国人就把天灾都归罪于楚王,成群的小巫师一起跟着喧闹
9、,整个京城都在称颂鬼。楚王同令尹谋划要杀尽巫师,就去请教熊蛰父。熊蛰父说:“这样做是激发民怨,不可这样做。那老百姓愚昧而沉溺在有关祸福的迷信之中,他们正时兴信鬼,而我们突然禁止他们迷信鬼神,没有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就会说我们违背他们的心愿,必定产生怨恨。怨恨,往往是由小聚积起来的。十家的乡村,不可能每天每户都无事端,何况整个楚国呢?有了事没有不推诿给鬼的,那么就没有不倚赖鬼而怨恨楚王的了,那用什么办法来阻止它呢?不如就此顺着他们的心意庇护他们。大凡小人们预先能忖度灾祸而不会回避这种庇护。用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能使巫师的骗术暴露得更加明显,那样就不用挨家挨户去说都能明白了,这样以后再将他们公
10、开依法判决,就没有人敢再违抗了。”于是楚王就命令群巫推举出一个大巫师来主管鬼事,并恢复了他们的庙祠,国家有了事也到那里去请问。然后认真选拔县大夫,公平处理案件,放宽了赋税徭役,杜绝了走后门的风气,罢免了贪官污吏,京城和地方的凶悍之徒都躲避起来,巫师的话也大多不灵了,百姓放松了对巫师的信奉。正好西部边境有敌军入侵,楚王召集告老还乡的士大夫向巫师祈祷占卜,巫师不能预先得到有关消息,因而说的话不准,楚王以此责问这些士大夫,士大夫们十分惊愕,不能回答。于是就杀了巫师,将其尸首示众,并将鬼的塑像全部焚烧掉,从此再没有一个人敢宣扬鬼了。(二)王孙濡对郁离子说:“你知道楚国巫师与鬼的故事吗?楚人信奉鬼神,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