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梅岭三章课件1.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梅岭三章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郭沫若2 梅岭三章1.了解本课三首诗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三首诗内容上的整体性及各自的侧重点。(重点)2.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方法,理解三首诗的构思特点和想象手法的运用。(难点)3.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乐观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重点)学习目标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有“元帅诗人”的美誉。作品主要采取旧体诗词的形式,但又不为格律所束缚,灵活自由;语言朴实、明快。代表作品有陈毅诗词选
2、集等。走近作者本诗选自陈毅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那时,陈毅同志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写作背景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所带领的游击队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服里,作为自己的绝命诗。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游击队解围。旌旗()悬()阎罗()捷报()烽烟()有涯()j
3、nxunynjiyfn字词学习听朗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读出气势,读出感情。整体感知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课文详解齐读小序部分,边读边思考:小序的作用是什么?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表明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作诗的缘由。说明小序是补写的。学习第一章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1.这首诗写作
4、上有什么特色?首句用设问开头,总领全篇,奠定诗的基调慷慨壮烈。2.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设问借代比喻借代 部队比喻 凶恶残暴的反动统治者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面对死亡,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示死后也要招集旧部英魂,与“阎罗”血战到底。表现了革命者对革命事业至死不渝的坚贞气节。表现出巨大威力,毙敌干脆利落,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写出了革命将领强大的号召力和诗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4.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招斩5.把“旌旗十万斩阎罗”改成“大军十万打阎罗”,行不行?不行,用“旌旗”借指军士,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形象地表现出盛大的气势。改为“大
5、军”,只有数量,无形象。一个“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如果改为“打”,只是一般的动作,太平淡。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实写虚写回首征程思考: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是哪一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品读提示:1.每章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4.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学习第二章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首诗着重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关心国家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