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学设计)-【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两篇 上好课 17 短文 爱莲说 教学 设计 上好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同步 备课 系列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第17课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爱莲说1.了解作者和文体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 3.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4.理解托物言志及衬托的写法,理解莲的象征意义,学习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品格。1.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理解托物言志及衬托的写法,理解莲的象征意义,学习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品格。第2课时(共2课时)活动一、情景导入1.问题导入:同学们喜欢花吗?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师:花点缀了世界,世界因为有了花,而变得多姿多彩。不止我们爱花,历代文人墨客也爱花,他们不仅赏花,还用诗篇来赞美自己喜欢的花。老师收集了不少写花的诗句,同学们来猜
2、一猜花名,看看你能猜对几种。2.课件展示关于花的古诗句,学生猜花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牡丹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郑板桥高山幽兰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苏轼月季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沈约咏芙蓉诗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李商隐赠荷花绿塘摇艳接星津,轧兰挠入白草。温庭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荷花也称莲花、
3、水芙蓉,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十分喜爱莲花,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面对满池莲花,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3.了解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4.文体知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活动二、合作探究1.出示学习任务。2.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完成第项,小组合作探究
4、完成第项。学习任务卡:读: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品:勾画描写莲的关键语句,品析语句做批注,思考: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莲花的可爱之处?写出了莲哪些特点?析: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莲花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志趣?联:除了莲花,作者还写了哪些花?联系资料,探究作者写其它花的作用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3.出示学习提示。学习提示卡:朗读时读准节奏,可运用之前所学的划分句子停顿的方法,如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连词的前面或后面要停顿,句首虚词后要停顿等。注意感受文章的句式特点,如对句、排比句、骈句、散句等。结合注释、工具书和重点字词卡片,理解文章。描写事物一般从事物的外形、姿态、颜色、气味、内
5、在品质等角度来写,要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其特点。可以通过批注、表格等形式进行分析。示例: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描写莲的生长环境,“不染”写出莲在污浊环境中生长能保持自己的高洁,不被沾染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志趣,要结合托物言志的特点,分析作者借助莲赞美了君子哪些品质。示例:“中通外直”写莲的通达、正直,象征君子内心正直不苟,豁达大度。4.出示重点字词卡。重点字词卡:(1)古今异义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种植)(2)一词多义【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远】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地)【清】濯清涟而不妖(
6、形容词,清澈)香远益清(形容词,清幽)(3)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茎)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4)文言句式省略句。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判断句。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文言句中句尾有“者也”“者”“也”“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翻译为“是”。)活动三、成果展示1.读:朗读课文。小组各推选一名代表朗读课文,全班集中评议。爱莲说周敦颐(y)水陆草木之 /花,可爱者/ 甚蕃(fn)。晋陶渊明/ 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y)泥/ 而不染,濯(zhu)清涟(lin)/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7、/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xi)玩焉。 予/谓菊,花/ 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xi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品:品析语句。教师出示重点词句,学生抢答。(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蕃(多。)独 (只)李唐 (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8、亵玩焉。明确: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 沾染(污秽)。濯清涟而不妖 (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中通外直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远益清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亭亭净植 (洁净地挺立。)亵玩 (靠近玩弄。)焉 (语气词。)译文: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明确:隐逸(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59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