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分层作业)-【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统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戎不取道旁李
- 资源描述:
-
1、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作业内容分层要求【阅读与鉴赏】(一)回顾课文。1.你能背诵课文吗?根据提示填一填。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 ),尝与( )游。看道边李树( )折枝,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此必( )。”取之,( )。2.填空。“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的表现是 ,王戎的表现是 。王戎这样做的原因是: 。(用课文原句回答)3.王戎与诸小儿比有哪些过人之处?( )(多选)A.仔细观察。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动脑筋。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4.王戎不取道旁李带给了你什么启示?(二)课外类读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
2、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
3、法了。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请用“ ”画下来。5.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6.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必做题【表达与交流】古代像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选做题今天我收获了_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27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