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课内阅读)-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核心素养阅读(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课内阅读-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核心素养阅读部编版 第一 单元 民风 民俗 阅读 2022 2023 学年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核心 素养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核心素养阅读(部编版)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课内阅读)单元主题概述单元概述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语文要素及其解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等要素基础上的延伸。阅读时要分清内容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要
2、表达的主要意思,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教材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本单元的课文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体现了单元编排上的整体性。核心素养阅读训练一、(2022吉林白山期末)课内阅读。阅读正文阅读提示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
3、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本文描绘了北京春节的民俗民风,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处处悬灯结彩,小孩子们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非常热闹。表达了作者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喜爱之情。理解本文内容,认真回答本语段所涉及的各个问题,了解北京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指的是什么,了解从哪些地方表现了元宵节的美好快乐。1.请你在文中找出4个意思一样的词语。_
4、2.元宵节指的是(具体时间),这一天人们_,小孩子们_,大家还必须_。3.文段中作者从_和_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4.句中的“又”表示_,句此文段内容的_和_,从这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采用了_的段落结构。5.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请你写出一两句。二、(2022河南南阳期中)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题。阅读正文阅读提示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
5、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是呀!孥孥说得对。”“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的烟气往上一冲而已!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多放了,它会起锅
6、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呃”他惊异地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语段选自腊八粥。腊八粥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描绘出腊八节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1.八儿为什么“进进出出”灶房?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八儿怎样的心情?2.根据对选文的理解,下面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A.“住方家大
7、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说明八儿快要饿疯了。B.“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这句话表现了八儿渴望马上喝粥的急切心情。C.八儿让妈妈抱起来看看锅里,是想看看锅里的粥是否糊了。3.请根据提示内容填空。选段中作者运用( )描写、( )描写、( )描写来表现八儿等粥时的心情,与课文中喝粥相比,这部分写得( ),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4.在八儿眼中妈妈的爱就是那碗腊八粥,联系生活想一想,对于你来说妈妈的爱是什么?请概括写一写。三、(2022陕西安康期末)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阅读正文阅读提示寒食唐韩翊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是唐代诗人
8、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再分析诗歌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最好联系诗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1.诗中体现的节日是_。2.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诗的意思。3.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市井街巷的风光。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是因为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C.诗的主旨是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五、(2021云南昆明校考期中)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阅读正文阅读提示迢迢
9、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1.把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字词。(1)擢 (2)零 (3)盈盈 (4)脉脉 3.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五、(2020河南漯河小升初)课内阅读。阅读正文阅读提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
10、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1.解释词语。十五夜:_ 尽:_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等,表现了诗人的感情。3.根据古诗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亲的五言律诗。( )(2)“冷”字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惆怅的心境。( )(3)这首诗第一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语“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写出了萧瑟苍凉之景。( )4.这是中秋佳节之时寄友人的一首诗,回顾累积,请你再写
11、出两句与传统节日、习俗有关的诗句。六、(2020山东日照期末)阅读。阅读正文阅读提示藏戏(节选)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还是从西藏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
12、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74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