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第二单元 5-2大学之道—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前导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4262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2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二单元 5-2大学之道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前导学 WORD版含解析 第二 单元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5.2 大学之道重难点:一、文言知识一词多义诚知至而后意诚(形容词,真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连词,如果)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副词,确实,的确)修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动词,修养,修行)邹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词,长,高)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修造)善在止于至善(名词,美好的品德、行为)京中有善口技者(动词,擅长,善于)善刀而藏之(动词,揩拭)素善留侯张良(动词,友好,亲善)安静而后能安(形容词,性情安和)风雨不动安如山(形容词,安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形容词,安逸)于在止于至善(介词,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介

    2、词,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介词,与“至”连用,表示所述对象讫止范围)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连词,表示范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介词,把)古今异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古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今义:高等学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义:到。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活用在明明德(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欲齐其家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欲正其心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欲诚其意者(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2)动词的活用知止而后有定( 动词用作名词,停止的地方,文中指“至善”的境界)句式积累倒装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状语后 置句,应为“古之于

    3、天下欲明明德者”)二、常识积累文学常识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被尊为“经”。其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

    4、,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道理明:美好的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亲近爱抚止:停止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静:心不妄动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知:知道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在止于至善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良曰:“长于臣。”3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二、填空题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赂秦( )

    5、互丧( )厥( )暴霜露( )草芥( )与嬴( )洎( )殆尽( )为国者( )三、小阅读-课内5大学之道中“三纲”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6请赏析下面两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大学之道7大学之道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文段连用五个“后”有何作用?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谈谈你对礼记中这段话的理解。9阅读 礼记大学中的句子,分析其含义,概括其内容。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6、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0礼记大学之道表达了什么观点?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止:停止”错误。“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中“止”,译为“达到”。C.“安:平安”错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D.“知:知道”错误。“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

    7、是: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其中“知”,译为“认识”。故选A。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比。B介词,达到。C介词,比。D介词,比。故选B。3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实词意思的能力。B项,“敏于事而慎于言”句意: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该是状语后置句,因此“敏”作谓语,应当翻译成“奋勉 ”。故选B。4 l sng ju p ji y j di wi【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字的注音:厥ju,洎j,殆di。5“三纲”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明明德”,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这是儒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

    8、的根本要求。“亲民”,有一种解释就是要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强调只有不断革新,永不停滞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美好的品德得以弘扬。“止于至善”,就是要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告诉人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把握行文思路的能力。首先找到文中的“三纲”的具体内容,然后理解这些内容,最后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弃旧图新,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

    9、不变”;“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使动用法,“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是形容词,“明德”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第一纲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亲民”,即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并个人推及他人;“在止于至善”,“至善”是指最善,也就是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以看出,这三纲之间是递进关系。6这两句将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结合起来,为下文论证做铺垫。【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两句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将治理国家和修身明德练习起来,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同时,引出了下文的关于治国、齐家、修身、正心、意诚、知至等几个方面关

    10、系的论证。7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从“知止”到“能得”,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词语作用的能力。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知止而后定”,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也就是志向、目标,知道了目标所在才能坚定不移。“定而后有静”,静,谓心不妄动。有了志向并且坚定不移,就会镇静不烦躁。“静而后能安”,能不动其心则随其所处而安。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就不会有杂念、不会焦躁,没有杂念、不焦躁,人就会安,安静、

    11、安逸、安和。“安而后能虑”,能安则事物之来从容审处而能虑矣。我们都知道,越是焦躁不安越无法把事情做好,在忙乱之中还能做好事的人,一般会被评价为冷静从容。不安是无法虑的。“虑而后能得”,得,得其所止。虑是什么?从容审处、处事精详。从“知止”到“能得”,层层推进,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8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枝末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的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就不远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这段文字选自大学第一章。道:宗旨,纲领。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德:德行

    12、。亲:更新。止:有达成和维持之意。至善:最完善圆满的境界。定,心志的定向。本:原指树根,末:原指树梢。译文是: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在大学的第一章,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

    13、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表明,“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整个文段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9文中连用五个“先”,体现逐步推导的过程,将国、家、身、心、意、知几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和概括段落内容的能力。句意为:想要先治好自己的国家,就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14、;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己的身心;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志,就要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要想丰富自己的知识,就得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先”字反复出现五次,由国到家,由家到身,由身到心,由信到意,由意到知,逐层深入推进,体现逐步推导的过程,将国、家、身、心、意、知几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10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对观点的把握能力。这段话的意思是: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研究便可从中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这段话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二单元 5-2大学之道—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前导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26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