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5-2大学之道—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前导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单元 5-2大学之道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前导学 WORD版含解析 第二 单元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 5.2 大学之道重难点:一、文言知识一词多义诚知至而后意诚(形容词,真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连词,如果)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副词,确实,的确)修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动词,修养,修行)邹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词,长,高)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修造)善在止于至善(名词,美好的品德、行为)京中有善口技者(动词,擅长,善于)善刀而藏之(动词,揩拭)素善留侯张良(动词,友好,亲善)安静而后能安(形容词,性情安和)风雨不动安如山(形容词,安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形容词,安逸)于在止于至善(介词,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介
2、词,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介词,与“至”连用,表示所述对象讫止范围)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连词,表示范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介词,把)古今异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古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今义:高等学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义:到。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活用在明明德(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欲齐其家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欲正其心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欲诚其意者(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2)动词的活用知止而后有定( 动词用作名词,停止的地方,文中指“至善”的境界)句式积累倒装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状语后 置句,应为“古之于
3、天下欲明明德者”)二、常识积累文学常识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被尊为“经”。其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
4、,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道理明:美好的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亲近爱抚止:停止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静:心不妄动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知:知道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在止于至善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良曰:“长于臣。”3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二、填空题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赂秦( )
5、互丧( )厥( )暴霜露( )草芥( )与嬴( )洎( )殆尽( )为国者( )三、小阅读-课内5大学之道中“三纲”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6请赏析下面两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大学之道7大学之道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文段连用五个“后”有何作用?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谈谈你对礼记中这段话的理解。9阅读 礼记大学中的句子,分析其含义,概括其内容。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6、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0礼记大学之道表达了什么观点?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止:停止”错误。“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中“止”,译为“达到”。C.“安:平安”错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D.“知:知道”错误。“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
7、是: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其中“知”,译为“认识”。故选A。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比。B介词,达到。C介词,比。D介词,比。故选B。3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实词意思的能力。B项,“敏于事而慎于言”句意: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该是状语后置句,因此“敏”作谓语,应当翻译成“奋勉 ”。故选B。4 l sng ju p ji y j di wi【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字的注音:厥ju,洎j,殆di。5“三纲”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明明德”,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这是儒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2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