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粤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配套WORD资料:论述类文章阅读 考点针对练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粤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配套WORD资料:论述类文章阅读 考点针对练 WORD版含答案 2014 粤教版 高考 语文 一轮 配套 WORD 资料 论述 文章 阅读 考点 针对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论述类文章阅读考点针对练一、比对下列选项与原句意思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1.选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所有产业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原句:而在所有文化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更缓和、更具柔性、更能融合视野上的对立,从而构造一种国家的文化“软形象”。比对结果:_理由:_答案不一致把原句“文化”换成“产业”,扩大了范围。2.选项: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提高知名度,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文化本身成了产业,因此下海经商的文人中有些被称为“儒商”。原句:改革开放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
2、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般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文化资源,却能够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提供机会,从而带来经济效益。比对结果:_理由:_答案不一致强加因果。3.选项:除了批评道德的缺失会造成“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肘。原句: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缺失,亦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比对结果:_理由:_答案不一致选项丢掉了原句中的“也许”,把或然当成了必然。4.选项: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富有巨
3、大的张力,使得这首诗时间跨度长,跳跃性大。原句: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只有21个字,却既写出了一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比对结果:_理由:_答案不一致颠倒因果关系。5.选项:(2012山东卷第7题C项)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原句: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比对结果:_理由:_答案不一致选项把原句中的“纳入”改为“成为”,有点绝对。6.选项:(2012天津卷第6题C项)生态文明从根本上
4、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原句: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比对结果:_理由:_答案不一致偷换概念。“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主体,而非“生态文明”。7.选项:(2011四川卷第7题B项)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原句: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比对结果:_理由:_答案不一致选项中“数千万年”的推断与原文矛盾。8.选项:(2012江西卷第7题D项)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
5、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原句: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比对结果:_理由:_答案一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大巧若拙朱良志拙道,即天道,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人的一生必然会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老子所说的巧,却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来表达。
6、老子为什么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最完美的巧?这涉及到老子关于天工和人为关系的思想。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大巧若拙,强调的是素朴纯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如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所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07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