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4.17宋词四首随堂巩固粤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_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4.17 宋词 四首随堂 巩固 粤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17.宋词四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浪淘尽(to)乍暖(zh)故垒(li)强虏(qin)B.酹江月(lu)萧瑟(s)料峭(qio)舞榭(xi)C.憔悴损(qio)纶巾(ln)狼狈(bi)凝噎(y)D.狼居胥(x)巷陌(hng)公瑾(jn)金戈(g)解析:B项,“酹”应读“li”;C项,“纶”应读“gun”;D项,“巷”应读“xing”。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尊还酹江月(酒杯)B.怎敌他晚来风急(抵挡)C.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损害)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解析:C项,“损”的意思是“极”。答案:C3对下列句中使
2、用的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元嘉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抗金主张。)解析:C项,以廉颇自比,非为显示功绩,而是说自己虽然壮心不已,但无人重视,无人问津。答案:C4写出下列横线上所缺的诗句。(1)大江东去,。(2)人生如梦,。(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解析:
3、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要注意书写的正确。答案:(1)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一尊还酹江月(3)多情自古伤离别(4)凄凄惨惨戚戚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有何作用?解析:注意“大江”和“风流人物”这两个意象。参考答案:词的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
4、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6本词为什么要将“周郎”和“赤壁”并称?解析:作者借年轻有为的周郎抒发自己的情怀。参考答案: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敬仰,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英雄形象就变得格外鲜明了。7简要分析上片的写景。解析:这首词里的写景用词洗练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参考答案:在写景方面,如“乱石穿空”写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写江水汹涌澎湃,这三句描写江山气势,有声有色。8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