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劝学》教学设计.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劝学 贵州省 铜仁 第一 中学 2017 2018 学年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案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劝学教学设计铜仁一中语文组 高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字词和句式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和正反论证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由宋代释绍昙的頌古五十五首(其一)和唐代颜真卿的劝学导入新课。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頌古五十五首(其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一、荀子及荀子简介1
2、、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教育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法制”,又要重视“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2、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二、解题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之意,今意是劝告、劝说、劝阻。学是学习。三、整体把握1、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学不可以已。追问:这是
3、作者的观点,为什么要说是“君子曰”呢?明确:君子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指品格高尚的人这样可以增强权威性2、问:为什么学习不可以停止呢?如果停止了会怎么样呢?明确:开放思考,比如:会使学习成绩差、会影响做人等。由此引出“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思辨。荀子的学说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之下的。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强调后天学习的原因。他认为,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就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去除恶的部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本文的第二段。(一)分析第二段1、齐读,注意文言字词句2、翻译本段3、问:通过朗读,你明白荀子为什么要强调学习了吗?明确:学习能改变人4、问:怎样改变?明确:五个比喻用“青出于蓝”、“冰寒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724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