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突破:第2章 专题2 考点综合提升练(2)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突破:第2章 专题2 考点综合提升练2 WORD版含答案 2015 高考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突破 专题 考点 综合 提升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考点综合提升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谈动情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置。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或燃或熄,主动在你。如果那一缕情是合理的,是健康的,那就让它燃起来,
2、“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动情在先,下笔在后,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郭沫若年轻时求学日本,雄姿英发,写了地球,我的母亲,开启一代豪风。一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兴忽来,激动得很,难以静坐攻读。他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跣脚乱走若狂,乃至“率性倒在路上睡着,真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晚辈庸才如我者,从来没有雄姿英发过,更不会在下笔以前动情如此。偶有一二幸获献丑之作,都是在下笔以后才逐渐动情的。对一般初学者,要求他们动情在先,下笔在后,那是强人所难。真能做到先有感受,下笔以后逐渐动情,就很不错了。为了使自己动情于
3、笔下,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视听寂然之后,你就从现实的人境跃入笔下的诗境。设想你要写的那些场景事物一一复活,一丘一水都能用灵眼看见,一笑一啼都能用灵耳听见。让模糊了的清晰起来,清晰得可触可感,纵然你写的是朦胧诗。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写初恋就得忘却鬓边的白发,写黑夜就得忘却窗外的阳光。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温。听说过可恶的催租人打断诗人的梦,使他未能成篇,只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
4、的故事吗?常人在床上睡着做梦,梦中笑,梦中哭。诗人在纸上醒着做梦,也会笑,也会哭。完全入梦以后,你的情就会在笔下动起来,你就有可能写出一首感人的佳作“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这是狄德罗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白居易的话。中国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情永远是诗之魂,不要忘记了才好。(选自流沙河诗话,有删改)1 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论证什么观点?这样举例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观点:写诗动情在先
5、或下笔后逐渐动情都值得肯定,不必强求一律。作用:事例生动具体、典型,说服力强;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论证更加严密。2 第四段画线句中“诗境”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答:_答案(1)写诗时超脱现实,如入无人之境;(2)展开想象和联想,人事景物可触可感;(3)忘却世间俗务,进入梦一般的美丽境界。3 作者为什么说“情是诗之魂”“情永远是诗之魂”?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答:_答案(1)由感而情,由情而诗,没有情就没有诗;(2)诗歌靠情感打动、感染读者,作者用自己的火去点燃读者的火;(3)不管形式、风格如何变化,动情才是新诗的根本。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何必温馨?周国平不太喜欢温馨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765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