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 精品 教案 教学 设计 小学 优秀 公开
- 资源描述:
-
1、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W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简析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四篇精读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除了古诗三首介绍了天门山、西湖、 洞庭湖三处景色之外,其他三篇课文都是介绍了一处景色,分别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这些 都是我国有名的景点,其山水、阴晴无不令人着迷;其丰富的物产,迷人的景色无不令我们叹为观止。我 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的地大物博,河山壮美。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 台” “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课题内容简说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 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 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富饶的西沙群岛本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 群岛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海滨小城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述了海滨小城的美景,突出了这座海滨小城的整洁与美丽,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美丽的 小兴安岭课文描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和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1. 认识43个字,会写51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潋滟、空蒙、西子、相宜、成群
3、结队、各种各样” 等。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望天门山。3.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4. 初步学会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了解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物产和景色, 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1. 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词语。2.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技巧。3. 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美河山。.遇.时分.酉己.i17. 古诗三首34课时18. 富饶的西沙群岛23课时19. 海滨小城23课时20. 美丽的小兴安岭23课时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奏.敎迭経淇学习古诗,要引导学生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容。如望天门山要看到天门
4、山夹 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则知道西湖在阴、晴天气屮的不同风姿。 品望洞庭湖则要看到洞庭湖的湖面风光,学习其他三篇文章,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 方法,在充分的阅读屮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各个地方的物产。引导学生搜索 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我国山河风光的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17.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古诗教学应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旅行。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对文字、 音乐、绘画的赏析,锤炼学生的艺术思维。在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反复 诵读,在诵读中引导孩子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古诗的
5、神韵,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 情。学前准备1. 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预习古诗,制作生字卡。(学生)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3. 朗读伴奏音乐。(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会写5个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 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境。学前准备1. 积累李白的诗歌,预习古诗。(学生)2. 制作望天门山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 钟)1. 师画简笔画,高高 的山,并叙述天门山的来 历。2. 板书课题和作者。1. 学生观赏老师画画,并 倾听故事。2. 齐读课题。1
6、.请默写一首你学过的李 白的诗。二 了解作 者,初识古诗(用时:10 分钟)1. 老师介绍李白。2. 教师巡视,指导学 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3. 指导学生学习生 字。1. 学生自由读古诗。2. 指导书写:断、楚、至、 孤、帆。3. 学生听范读,画出节 奏,比赛朗读。4. 初步感受诗中描写的 美景。2.辨字组词。至()断()到()继()三、自主学 习,合作探究(用时:10 分钟)1. 借助书本注释和工 具书理解诗意,用笔写下 自己的收获和疑问。2. 想一想每句诗里的 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 里?1. 学生自主学习,并在书 上批注。2. 学生交流收获和疑问, 并说说诗句
7、里用的好的词语。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中断:回:相对出:孤帆:四、交流分 析,理解悟情(用时:15 分钟)1. 课件出示第一句思 考:(1)这句写了什么 山,哪里的水?你仿佛看 到了什么?(2)从画面中你感受 到天门山怎样?又感受到 水怎么样?(2)哪些字给你感受 最深?2. 课件出示第二句, 思考:这一句主要写了什 么?水流到这里发生了什 么?通过“回”字你仿佛 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 么?3. 指导学生朗读。4.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 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第三、四句。5. 指导朗读体会情 感。1. 学生读诗句,结合注释 和教师展示的课件体会每句 诗的意思。2. 学生自主交流,体会和 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