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3《周亚夫军细柳》.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周亚夫军细柳
- 资源描述:
-
1、23周亚夫军细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诏将军(zho) 军士吏被甲(p) 都尉(du)B棘门(j) 可得而犯邪(y) 驱驰(q)C按辔(pi) 曩者(nn) 介胄(zhu)D彀弓驽(n) 持兵揖(y) 嗟乎(j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匈奴大入边(大规模)B军霸上(驻军、驻扎)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D已而之细柳军(到,往)3下列句中加点词都表示时间的一项是()天子且至 居无何按辔徐行 旦日,客从外来于是入朝见威王 成礼而去A BC D4判断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否相同,并分别写出含义。(1)至霸上及棘门军军中闻将军令判断:_含义:_(2
2、)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判断:_含义:_(3)至霸上及棘门军天子先驱至判断:_含义:_5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大入边。译文: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B军士吏被甲,锐兵刃。译文:军中将士披着铠甲,拿着锋利的兵器。C将军亚夫持兵揖曰。译文:将军周亚夫手拿兵器说道。D介胄之士不拜。译文: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6填空。(1)本文共三段,第一段,交代_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第二段,写_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前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_。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扬。全文赞扬了周亚夫_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_。(2)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
3、象,但是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_和_相结合,借助_、_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3)史记的作者是_,字_,夏阳人,西汉的_家。7综合性学习。课文中,周亚夫“请以军礼见”,文帝“成礼而去”。“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知书达礼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在打造“礼仪校园”的过程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你所在班级的研究选题是“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分条列举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写出三条即可)(2)在以“做知书达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
4、范的意义。现在该你发言了,你将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乙 或问
5、:“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军士吏被甲_(2)居无何_(3)使人称谢_(4)课将士注坡跳壕_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军中
6、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2)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10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刻画主人公的形象上说,都属于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11读了乙文后,你认为岳飞是怎样一个人?12班级开展“我喜爱的古代将军”评选活动,以上两位将军你喜欢哪一位?请你帮他写一段推荐语。(二)2019江西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清官周忱明 焦竑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己巳之难,英宗既北狩,达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
7、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注 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