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各类 阅读 古文 连续性 文本 名师 解析 连载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前 言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现在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小古文的阅读理解将成为小升初的重要考查内容。新教材更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考查题型主要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另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除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梳理解
2、题思路,并对照答案对失分点进行反思,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乡多做有价值的阅读题,并学会通过做阅读题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小学阶段属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资料时慎之又慎。本系列连载将陆续选取全国知名小学的期中、期末测试题和各种能力竞赛题中的阅读真题进行解析。这些阅读真题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文章难易程度和题目设置上更符合年级训练要求,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有效资料。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做阅读真题,定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以及对阅读试题类型更好的把控能力。 学生要
3、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只有“到真题中去”,因为真题经过了一线教学的检验,学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检验、改正、巩固、提高所学,通过真题来纠错提高。 通过做阅读真题, 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年级训练的目标,于无形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真诚地希望我们这套阅读真题系列连载能为同学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能成为提升同学们阅读能力的好帮手! 第六讲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困难面前”,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困难,是人生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也是点燃思维火花的导火线。当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
4、怎么做呢?是放任自流、一蹶不振,还是迎难而上、百折不回?本单元的课文会诉我们答案。自相矛盾让我们从寓言故事中懂得说话、做事要瞻前顾后,实事求是的道理。田忌赛马让我们懂得结合实际,改变思路,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的道理。跳水让我们认识了一位让孩子脱离险境的机智的父亲。学习本单元课文,注意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注意情节的转折。在相同的环境中,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这就是人思维的不同。思维不同,行动则不同。田忌赛马中,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只要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跳水中,船长在儿子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做出让儿子跳
5、水的决定,最后使儿子脱险获救。他们的机智和谋略不由得让人叹服。还等什么,快来试试吧!一本讲专题: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盐城)换一个思路有个摄影界的朋友,给大会拍集体照有些年头了。照着照着出了新问题,开会的人上了年(记 纪),一排排坐的站的,时间稍长,不免犯困,即使不是闭目养神,也不时会眨眨眼。几十号人,甚至上百口子,咔嗒-声照下来,就有睁眼的,有闭眼的。闭眼的看见照片,自然不高兴,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都睁着眼,你为什么以偏概全,偏让我亮一(幅 副)没精打采的相?这不是歪曲我的形象吗? 就拍照而言,形象是头等大事,想修改也难。于是喊:“一!二
6、!三!”但坚持了半天以后,恰巧在“三”字上坚持不住了,上眼皮找下眼皮,又是作闭目状,真难办。 这位朋友换了一个思路,大获成功。他请所有与会者全闭上眼,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在“三”字上一齐睁眼,果然,冲洗出来一看,一个闭眼的也没有,全都是神采奕奕,比本人平时更精神,自然是皆大欢喜。换一个思路,有趣,似也还有些耐人寻味之处。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画“”。2.“我”的朋友碰到了什么困难?._.3.“我”的朋友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用“_”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4.文中“耐人寻味”之处表现在哪里?( )A.朋友是一个值得人细细琢磨,耐人寻味的人。B. 朋友遇到问题的时候,改变思路和
7、处理事情的方法,结果大获成功。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南通)哪一种方法最好(14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可以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哪一种方法最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呢?我看关键在于是否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把事情办得又快又好。 比如,好喝茶的人想泡一壶好茶喝,就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法。 方法一:洗好水壶,扭开水龙头装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泡茶喝。 方法二:先做好-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装水烧水;等待水开了泡茶喝。 方法三:洗好水壶,装上凉水,放在火上,等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找茶叶,
8、洗茶杯茶壶,泡茶喝。 哪一种方法最能节省时间?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第一种方法效率最高,后两种方法的效率都比较低。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此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此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法只需要16分钟,其他两种方法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就应当抓烧开水这个环节。洗茶壶茶杯,包括拿茶叶,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这是一件十分普通的烦琐小事,告诉我们如何通盘筹划一项工作,从中可以引申出对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来。 现代的社会,生产过程非常复杂,往往不像泡茶喝那么简单,环
9、节多了,关节也多了,千头万绪,就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比如,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机器的出场时间,或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了这一个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这种情形既耗时又费神,可能还会误事。等到出了问题,事后才来叹气、惋惜,是于事无补的。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或先或后,关系不大,而且是同一个人的活儿,可以合并成图(2): 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图(3) 洗水壶 烧开水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泡茶 综合以上所说,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必须再三斟酌,拟定最适当的工作程序,这是必要的,也是有好处的。1.三种泡茶方法需要的时间依次为
10、( )(2分)A.第一种15分钟 第二种19分钟 第三种19分钟B.第一种16分钟 第二种20分钟 第三种20分钟C.第一种15分钟 第二种20分钟 第三种20分钟D.第一种16分钟 第二种19分钟 第二种19分钟2.“这种情形既耗时又费神,可能还会误事”。第10自然段中能概括说明“这种情形”的是( )(2分)A.“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 A. 生产过程非常复杂,千头万绪。C.一个零件没有完成,耽误一台机器的出厂时间。D.完成一个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3.第一种泡茶处理方法时间短、效率高是因为( )(2分)A.先做好准备工作。 B.做事情讲究条理。C.利用好烧开水环节。 D
11、.合并环节工序恰当。4.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 )(2分)A.在泡茶时讲究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B.在日常生活中要通盘筹划,提高效率。C.在复杂工作中需拟定合理程序,提高效率。 D.在生产管理方面需要通盘筹划,提高效率。5.相比“图(1)”“图(2)”,“图(3)”在表达上的好处是( )(2分)A.简洁、有序,弥补只用文字说明的不足。B.直接、明了,说明可以合并的工序。C.具体、生动,能说清复杂的事理。D.清楚、简明,避免说明上的繁琐。6.材料:星期天,小明的妈妈要做很多家务事:擦玻璃要20分钟,收拾厨房要15分钟,洗脏衣服的领子、袖口要10分钟,打开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要40分钟,晾衣服
12、要10分钟。(4分) 妈妈很想节省二点时间带小明去玩。请你根据哪种方法最好的内容为她设计-一种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并说明安排的理由。 最合理的工作顺序是(请用上数字序号): . 理由是: .来源:学科网.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河南 焦作)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魏国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兵前往救韩。魏惠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即派太子申、大将庞涓率兵10万阻击齐军。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
13、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撤,诱敌深入。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10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赶。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3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
14、。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株,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部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遍地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株剥了皮的大树上写有数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认为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1下面哪一项是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 )(1分)A孙膑、庞涓;太
15、子申 B田忌、孙膑;太子申C庞涓、孙膑;齐威王 D齐威王、庞涓;魏惠王2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B减灶示弱诱敌追赶利用弱点伺机伏击C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D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3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惴惴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2分)来源:学.科.网A认为对方兵强马壮 B以为对方粮草充足 C以为双方势均力敌 D对方已显疲惫4庞涓追敌过程中,随着发现灶量的变化,其心理的变化是:不安 。这体现出他 的性格特点。(2分)5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面的哪个典故有关?( )(2分)A围魏救赵 B赤壁之战 C完璧归
16、赵 D四面楚歌6你认为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请根据短文内容说明。(2分). . . . (四)(漳州市华安县)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三名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他们这边前进。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他们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如果我
17、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绝不敢轻易进攻。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士兵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他们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击,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兵
18、安全返回大营。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2. 联系短文内容说一说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1) 按兵不动: 。(2)胸有成竹: 。3.李广的计策和三十六计中的( )一样,都是在危机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计策。(2分)A.空城计 B.借刀杀人 C.声东击西 D.调虎离山4.李广为什么让部下按兵不动,不要逃跑?(2分). 。5.说说你认为李广是个怎样的人。(2分). 。6.仔细阅读短文,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2分)问题1: 。问题2: 。7.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至少写2个。.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江苏 苏州) 鲨鱼(1
19、5分) 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一个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闷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在蒸笼里。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水啊!”一会儿,水兵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竭一样,用力往前游,争着游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赶上了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了。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个老炮手,正站在甲板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后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加油!” 突然,甲板上有人喊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
20、出现一个海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闭着,越游越高兴。 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发白,采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开始放开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向孩子们飞驶而去。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不到20步了,那只小船却离得远远的。 孩子们起初没有听到人们叫他们,也没有看到鲨鱼,后来有一个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这声尖叫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伏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了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结果。大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901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