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 人之初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 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一年级 下册 识字 教案
- 资源描述:
-
1、8 人之初课题 人之初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生字,重点写好“之、义”。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识字。4.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5.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生字,重点写好“之、义”
2、。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三字经选段第8课人之初。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识字8 人之初)【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出示课题,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来。】新课教学( )分钟二、介绍三字经。 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课件出示2)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
3、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检查预习。1. 借助拼音(课件出示3),自由读生字新词。 第一行: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幼不学 玉器 知义 要求: (1)读准字音,词连读。 (2) 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2. 去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4)要求: (1)读准字音,词连读。 (2) 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不会读了,可以问问小组的同学,也
4、可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 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之、初、善、专”是前鼻音还是都是翘舌音,“专、迁”是前鼻音,“性” 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第二行:苟不教 子不学 又不学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课件出示5) 注意观察这一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带有“不”字。)进行“不”的 变调规律复习: 后面的字是第四声时,读第二声;后面的字是其他声调时,都读第四声。4.识记生字(1)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初”,衣字旁加“刀”;“性”,竖心旁加“生”; “贵”,“中”加横加“贝”;“玉”,“王”加一点。(2)采用字理识字法识记:“性”,从“心
5、”,指人的本性;从“生”,指人的本性、性格 一生下来就有。“教”的甲骨文的字形,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孩子学知识。“善” 的甲骨文字形是羊下面一只眼睛,表示看来十分美好。 五、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认读,口头组词。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老师重点指导“之、习、近、义”的笔顺和书写,学生书空。(课件出示7)“之”独体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横撇写。“习”独体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 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近”半包围,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
6、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 的字托住。“义”独体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 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 4学生描红,仿写。5展示书写作品,进行讲评。6.读读写写:之后、相当、近来、走近、远近、习气、学习、远山、白玉、玉石。 六、指导朗读,播放视频。 1自由读课文。2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朗读。(课件出示9) 3学生练读。4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不”变音的教学,集中学习,不字的变调规律,引起学生的重视。】【设计意图:自主识字,鼓励多元识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是教材的要点。】【设计意图:对于写字的指导,先认读
7、,再组词,接着观察该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范写指导。教学步骤层层推进,扎实有效。】课堂作业新设计 1.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 _u _ _u 初 贵 器 幼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性别(xnxn)教师(jiojio) 善良(snshn)迁动(qinqin) 3.看拼音,写汉字。yun jn xu x y m y y ( ) ( ) ( ) ( )答案:1.ch g q y 2.性别(xn)教师(jio) 善良(shn)迁动(qin) 3.远 近 学 习 玉米 意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