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检测:5 廉颇蔺相如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检测:5 廉颇蔺相如列传 WORD版含解析 2016 2017 学年 苏教版 高中语文 选修 史记 选读 检测 廉颇蔺相如 列传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廉颇蔺相如列传木炭与沉香有一个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里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到水中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他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集市上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而隔壁摊位上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他为此深感苦恼。一开始他还坚持自己的判断,但后来他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也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但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小块磨成粉,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内容赏析】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沉香”,只是往往不懂得它的珍贵,反而对别人手中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让世俗的尘
2、埃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缪贤(mio) 肉袒(tn) 列观(gun)不怿(y) 睨柱(n) 盆缻(fu)汤镬(hu) 渑池(min) 避匿(n)鄙贱之人(b) 传舍(zhun)(sh)遗赵王书(wi) 礼节甚倨(j)相视而嘻(x) 刎颈之交(j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同“锧”,铁砧板,人伏其上等待砍头)(2)可予不(“不”同“否”)(3)召有司案图(“案”同“按”,比画、指示)(4)秦自缪公以来(“缪”同“穆”)(5)一介之使(“介”同“芥”,小草)(6)请奉盆缻秦王(“缻”同“缶”,盛酒浆的瓦器)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
3、七十二变(1)遗(2)请(3)负(4)立(5)幸(6)辞(7)顾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舍相如广成传(名词作一般动词)安置住宿(2)左右欲刃相如(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用刀杀(3)乃使其从者衣褐(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穿(4)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5)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6)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7)臣舍人相如止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8)秦王恐其破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9)毕礼而归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使归(10)且庸人尚羞之(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形容词作名词)急难(1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
4、容词作动词)尊重(13)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形容词作动词)撞碎(14)臣请完璧归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1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条约,协议。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4)于是相如前进缻古义:走上前去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亲人,包括内外亲属和父母。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6)宣言
5、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发表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宣告;声明。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译文: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2)我为赵将。(判断句)译文:我是赵国大将。(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译文:秦国的十五座城恐怕不能够得到,白白地被欺骗。(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译文: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5)何以知之?(宾语前置句)译文:你凭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6)以勇气闻于诸侯。(状语后置句)译文:他凭勇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7)会于西河外渑池。(状语后置句)译文:在西河以外的
6、渑池进行友好会谈。(8)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译文:想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9)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省略句)译文:秦王这时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缶。(10)独畏廉将军哉?(固定句式)译文:难道单单害怕一个廉将军吗?(1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句式)译文: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厉害?常识速览赵国“双璧”廉颇,生卒年不详,山东德州陵县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为将刚勇,用兵持重,多次率军击败齐、魏等国。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蔺相如(前329年前259年),战国时赵国大臣,今河北曲阳人,一说是山西临汾人,战国时期的政
7、治家、外交家。先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赵惠文王时期,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九年后,随赵王出使秦国,大灭秦国的威风,因功而被重用,官至上卿。乱世名臣战国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到公元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
8、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整体探究1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答案】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面对秦王的易城求璧,赵国君臣难以选择“予”还是“勿予”。虎狼之秦易城求璧,诚意少而诈骗多,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出场,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2“负荆请罪”是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的?_【答案】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 、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9、徒以吾两人在也。”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凡、超人一等。3文中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怎样不同的思想性格?_【答案】蔺相如的性格特征:(1)有智谋相如从利害关系分析,指出缪贤不应逃亡燕国,应向赵王请罪,结果缪贤真的被免罪。从决定要奉璧及秦和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看法,可见他有独特的见解。当相如看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璧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渑池之会上,相如凭机智胁迫秦王击缶。(2)勇敢,机智他勇于向赵王自荐奉璧出使秦国,并保证能够完成任务。在秦廷上,相如持璧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要与璧玉同归于尽。璧玉送回赵国,相如一人独对
10、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辞,视死如归。渑池会上,相如以死胁迫秦王击缶,当秦臣想杀他时,相如张目叱之,吓退他们,表现出胆量过人。(3)爱国,忠心两次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深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私人恩怨为轻,爱国忘私。廉颇的性格:(1)鲁莽善妒,心胸狭窄只知自己立下很多战功,看不到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蔺相如地位高于自己,扬言要侮辱相如,完全没考虑国家安危,狂妄自大、胸襟狭窄。(2)善于谋略在渑池之会一事中,献良计以防秦国挟持赵王,并且做出军事部署,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3)勇于改过当知道蔺相如以国为重的用意后,深为感动,立即负荆请罪,表现出勇于认错的精神。4作者在写廉颇与蔺相如一
11、生的事迹时,是怎样做到选材和剪裁上的主次分明和详略得当的?_【答案】作者选取了最有典型意义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勇敢。第二件事: 渑池之会。重点写蔺相如,也表现了他的勇敢和机智;对廉颇的描写,穿插在渑池之会的开头和结尾,表现了廉颇参与决策和对赵国的无限忠心。第三件事:负荆请罪。合写两人,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性格统一到爱国这一共同点上来。这样写,既详写了蔺相如,突出这部分的重点,又兼顾了廉颇。在内容上,三件事情紧密联系。正因为蔺相如热爱祖国,所以能自告奋勇,送璧到虎狼之国秦国去;能巧妙地完璧归赵,而且能冒着生命危险,义正词严地廷
12、叱秦王;能在渑池之会上威逼秦王,斥退秦臣,同秦国君臣针锋相对;能够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对廉颇的欺辱一再忍让,终于感动廉颇,两人“卒相与欢”,共同对敌。对两人的描述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局部探究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本段写赵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_【答案】交代故事缘起,为相如出场做铺垫,同时烘托相如胆识。2从蔺相如的对策语中你发现了他的什么特点?_【答案】出场便不同凡响,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3文中“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一句翻译方式比较特殊,从语法角度看,这是一种什么句式?应该如何翻译才准确?_【答案】判断句。译文: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判
13、断句(1)定义: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2)一般规律: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判断,古汉语常常不用“是”来表判断。其主要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规律或标志例句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者,也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者,(省略“也”)仁者,爱人(出自孟子,译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也(省略“者”)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省略“者”“也”)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规律或标志例句用“为”(动词)表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用“乃”“则”“即”“诚”“非”(副词
14、)等表示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用“是”表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蔺相如接连升级,官位超越了大将廉颇。廉颇恼羞成怒,扬言欲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顾念国家利益,抛弃私人恩怨,处处忍让回避廉颇。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两人最终结为生死之交的朋友。古语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而廉颇的这种知错就改,以国家大局为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应用角度】本素材可以在“以大局为重”“计较与宽容”“忍让的价值”“谈嫉妒”“论改过”“勇者无畏”“团结就是
15、力量”“双赢的智慧”等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使用。王磊的“忏悔之旅”自行车上插着一面白色的旗子,上面写着四个大红字“忏悔之旅”。2015年11月16日上午,在郑州二七广场,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中年男子引起了路人的围观,他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这个中年男子名叫王磊,原来,老家在驻马店的他,26岁时因在深圳参与一起杀人案,在监狱服刑近17年,2015年4月从唐山出狱。出狱后,他选择一路向南,寻找受害人家属忏悔。【媒评文摘】1.浪子回头金不换,王磊认识到自己铸成的大错,诚心悔改,值得点赞。但正如有人担心的那样,其“忏悔之旅”会带来“揭伤疤”的负面效果,造成“二次伤害”,应该三思而后行。人民网2真心悔过,让
16、心灵得到安宁!骑上单车,开始自己的“忏悔之旅”,虽然遭到了很多非议,但是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真诚,也在用行动反思自己荒唐的过去。新浪新闻赞廉颇廉颇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时而静影沉璧,时而大浪淘沙,涌现出了多少脍炙人口、叱咤云霄的风云人物。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嵌镶在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的广阔天空,闪烁着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光辉,启迪着华夏子孙振兴奋进的行程。 在这些风云人物之中,笔者对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有着情有独钟的钦慕。纵观华夏五千年,古之良将,无逾其功;古之良臣,无越其忠;古之耆耋,无过其志;古之名贤,无超其德。可以这样说,廉颇百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74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