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第7课 诗六首2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步步高 新步步高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第7课 诗六首2 步步高 语文 语文版 必修 课异构 课件 诗六首
- 资源描述:
-
1、第7课诗六首修身名句立身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赏读:品德修养破败了,其余的事也就像瓦片一样破裂,意指品德修养是成败的根本。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宋王安石命解赏读:絜:检查。绳墨:准则。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检查自己的行为,言出必须符合准则。意指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不违背道德准则。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与颜直讲赏读:出:做官。处:不做官。道:道义。有品德的人无论做官还是闲居都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所以问心无愧。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赏读:烈士:刚烈、积极进取的人。恒人:常人。仗节:保持节操。配谊:合乎正义。刚烈之士之所以不同于常人,就在
2、于他能保持节操,坚持正义。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1)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武后重视。后迁右拾遗。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2)王维(701761),字摩诘,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天宝十五年(755)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曾拘摩诘于洛阳普施寺
3、,授以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3)高适(约706765),唐代诗人,字达夫,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以建功立业自期。高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蓟中作等,歌颂了战士立功报国的豪情,表现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和对和平的向往,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和朝廷的安边无策。其诗感情深挚,意气俊爽,语言端直,笔力雄厚。(4)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中唐诗人。出身浙江嘉兴,自幼好学,博览古今,20岁中进士,授监察御史等职。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贬为朗州(湖南常德)司马。九年后,元和
4、十年(815年)被召进京,游玄都观,因作诗戏赠看花诸君子讽刺权贵,再度被贬,先后任连州、苏州等地刺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和县(安徽和县一带)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晚年,因足疾回洛阳,常与白居易饮酒酬唱,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郎等职,世称“刘宾客”。(5)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6)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
5、,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2写作背景(1)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
6、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2)王维崇佛教,性喜山水。写诗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状物传神,精深入微,北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居蓝田辋川,多写隐逸生活和谈禅说佛之作。兼通音乐,工书法,精绘画。(3)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
7、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4)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了这座六朝古都。诗人登临时,只见空城犹在、物是人非,六朝豪奢繁荣荡然无存。时值李唐国运衰微,力图中兴,目睹金陵残破衰败的景象,联想到唐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了金陵五题,石头城是其中的一首。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
8、的石头城。因为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三国时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经过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年(626年),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5)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6)锦瑟一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
9、,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3审美视窗雄壮奇异的唐代边塞诗唐代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边塞文学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乐章,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枝独秀的奇卉异葩。唐王朝统一强盛,边塞战争威武雄壮而又备历艰辛,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心。诗人们对之极为敏感,充满热情。当时社会,凡较有声誉的诗人,几乎莫不涉笔;名家大家,更无例外。于是以边塞战争为核心内容的边塞诗便在一片沃土润气之中争妍竞秀般地盛开起来了。唐边塞诗的主要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境界辽远,气势雄伟,诗意奇丽,情调激昂,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强劲的生命力,体现了当时高扬宏壮的民族气慨。唐边塞诗对于进步的边塞战争和各族人民的边塞生活作了精彩的描绘,成为宝贵的文学遗产。这
10、些诗中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等等。从“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为国家民族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忠贞精神;从“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一往无前、虽死无憾的无畏精神;从“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同情士卒、泪尽泣血的人道精神;从“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娑取封侯”、“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横扫敌患、靖定边尘的进取精神。此外,边塞诗中还出色地描写了祖国边疆的壮伟风光和兄弟民族的友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