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一轮新课标复习语文课时作业23传记阅读Ⅰ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届高考一轮新课标复习语文课时作业23传记阅读 WORD版含答案 2016 高考 一轮 新课 复习 语文 课时 作业 23 传记 阅读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课时作业(二十三)传记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刘自鸣:静水芳心玉兰开李忠翔2014年1月18日清晨,我拨通电话询问刘自鸣的情况,回答是:自鸣已在今日凌晨1时45分走了。_一位德艺双馨的杰出油画家,就此转身离去。这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于我则失去了一位数十年来崇敬的良师益友。脑海中浮现出不久前和她见面的情景:昆明市市中心一幢高楼的房间里,在一列半墙高的书箱前,安详地坐着一位老妇人,她佝偻着腰背,靠在一把柚木的旧椅子中,身旁两个茶几上,堆放着高高的两摞画册和书籍,桌上花瓶里,百合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我们用纸笔交谈,她用双手捧起纸页,凑到离眼睛三五厘米处吃力地阅看。静寂的室内仅有翻弄纸
2、页发出的轻响。我凝视着眼前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心中泛起阵阵悲戚。没有想到,这一面后竟是我与刘自鸣的永别。记忆将我拉到1963年5月,我与一位朋友相约前往一幢西式洋楼拜访刘自鸣。她正在三楼作画,翻出许多油画让我们观看。那丰富而透明的色彩、潇洒而自由的线条、灵动而写意的笔触,让我一个正学绘画的学生大开眼界,佩服得五体投地。与刘自鸣相识就此而缘起,在美影室我们成为同事。从1976年到1994年,我们做了18年邻居,朝夕相处似一家人。她每有新作,便邀我去看。“你以为怎样?”这是她的口头禅。我们只能笔谈,坦诚己见。那时的她生活极其简朴,家具是她母亲的旧家具,她总是拿饭盒去单位食堂打饭。习惯于在巴黎的生活
3、,她下午会调上一壶咖啡,备上几块饼干,坐在窗前品尝温馨的午茶,沉浸在安详的宁静中。白天便在不到10平方米的客厅里画画,闹市的一切喧哗她都听不到。从1998年至1999年,在她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帮助下,我作为执行编辑,为她编辑了刘自鸣画集,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让更多人了解她漫长艺术生涯的艰辛,欣赏她奉献于世的高雅艺术。岁月飞逝,一晃到了2011年,她已是84岁高龄的老人。她对我说,她是云南人,她要将一生的艺术作品留在生她、养她的故土。她将尚存手中的两千多幅作品,捐赠给云南省博物馆。同时,她将省博物馆回馈给她的奖金中的五百万元捐赠给北大、清华,作为扶持云南贫困学生的助学募金。刘自鸣1927年出生
4、于昆明,11岁时因患脑膜炎而双耳失聪,她的母亲怕她从此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为她请来家庭教师,教习文化、英文和绘画。1949年,她带着徐悲鸿为她写的推荐信去巴黎,1952年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巴黎七年中,她的作品冬天的早晨等入选巴黎法兰西画家沙龙和巴黎秋季沙龙展出。她的作品的“意象”风格已初步形成,并为巴黎艺术界所认可。刘自鸣1956年回国,在北京市文联美术工作室工作,继续画静物、瓶花和风景。1961年调回云南,在省美协当专职画家。紫玉兰为1964年所作。刘自鸣对我说:“北京时的画线感觉多一些,光影感更明快一些、更灵敏一些。昆明时的静物笔触和色彩更自由些。我画静物、瓶花,是在 写 ,而不是
5、在堆积我每次用笔都很少,笔触不重复,都保留在画布上。”1964年的灰叶枇杷,色彩对比鲜明,笔触自由松动,用笔硬朗,写意味十足,那种酣畅淋漓、明快潇洒的韵味和笔性笔意,既是西洋油画色彩与笔触的充分表现,更是东方“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书画同源,只在善用笔”之气韵的生动自然呈现。当感到视力衰退后,她1988年便拿起竹笔,在宣纸上创作抽象、半抽象的水墨、墨彩画。竹笔在宣纸上顺逆、轻重、颤抖,竹尖剐着宣纸形成的虚点、飞白,色墨的种种独特效果,成为她探索创新的形式语言,是衰年时的变法与自我超越。遗憾的是,这一努力终因她视力极度衰退而于2004年停止。刘自鸣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孤独与寂寞,对艺术有着锲而不舍
6、的执着精神,她将自己毕生心血的结晶艺术作品留在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留给故土与人民,这在当下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无疑是一泓流向心灵荒漠的甘泉,一股荡涤胸中尘浊的春风。(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开篇所写的“不久前和她见面的情景”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_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1)自鸣已在今日凌晨1时45分走了。一位德艺双馨的杰出油画家,就此转身离去。_(2)她用双手捧起纸页,凑到离眼睛三五厘米处吃力地阅看。_3在作者的心中,刘自鸣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_4“这在当下急功近利无疑是一泓流向心灵荒漠的甘泉,一股荡涤胸中尘浊的春风”这句话
7、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答案:1介绍了刘自鸣老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突出了她对艺术的专注执着,表达了对刘自鸣的深切怀念,对她的艺术精神的歌颂,引起下文对她的追念和记述。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思考写了怎样的见面情景,对见面情景的描写突出了刘自鸣哪些方面的内容,与文章主旨有何联系等。然后根据文中相关内容,思考这些内容与前后文的关系,前文是说刘自鸣去世,后文说的是“记忆将我拉到”。据此可以推断出其作用主要是表达对刘自鸣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引起下文对刘自鸣的追念和记述。2(1)采用讳饰(避讳)手法,用“走了”和“转身离去”避开“死”“去世”
8、等说法,委婉、自然地表达了对刘自鸣的景仰之情和缅怀之意。(2)采用细节描写,“双手捧”“凑”“吃力地阅看”等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了风烛残年的刘自鸣的生活状态。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第(1)句话是叙述,交代了刘自鸣去世的时间,在表达时作者用了“走了”和“转身离去”的字眼,这显然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表达了对刘自鸣的景仰之情和缅怀之意。第(2)句话中的“双手捧”“凑”“吃力地阅看”等显然是细节描写,表现了风烛残年的刘自鸣的生活状态,具体而生动。3刘自鸣是一位坦诚己见、生活简朴、淡泊名利、甘于孤寂、热爱艺术、不懈追求、扶贫济困、乐于奉献、艺术精湛、勇于超越自我的德艺双馨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