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第04期微测试系列01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年中 语文 04 测试 系列 01 解析
- 资源描述:
-
1、2016年中考语文(第04期)微测试系列01(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语言基础与运用。1(2015中考广东梅州卷)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隽(jun)永 躁(co)动 锐不可当(dng) 脍灸(zh)人口B湍(tun)急 殷(yn)红 怒发(f)冲冠 弛(ch)名中外C作揖(y) 真谛(d) 泉水淙淙(cn) 头晕目眩(xun)D酝酿(ning) 恐吓(xi) 张惶(hung)失措 浮想联篇(pin)【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能力层级为识记A。2(2015中考广东梅州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B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作辅导。C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D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注意成语的适用语境,不能望文生义。栩栩如生: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不符合语境。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捉襟见肘:形容衣服
3、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2015年中考江苏苏州卷)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3分)松间鸣好鸟 鸟鸣山更幽 泉和万籁声 风定花犹落 窗外见南山(1)上联: ;下联: ; (2)上联: ;下联: 。【答案】(1);(2);【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2015中考广东茂名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汤姆到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参与学习活动中遇到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
4、有如下的特点:耳顺 垂髫 而立 不惑请你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1分)座位排序是(只写序号): (2)作古诗获报酬。汤姆创作一首五言律诗被南方论刊登载了,稿费是以每字5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请你核算一下他能获得多少稿费,用大写数字写出金额总数。(1分)汤姆的稿费金额总数是: (3)读经书长知识。汤姆想读“四书五经”,因没有借书证,今天就写借据向高凉图书馆借出“四书五经”中的四本来阅读一个月。但借据不够完整,请你帮他补充。(2分)请从“四书五经”里面再选另外两部补写上去。(1分)借据的格式不完整,请指出并改正过来。(1分)【答案】(1)(评分意见:全对给1分,否则0分)
5、(2)贰佰圆(元)或贰佰圆(元)整。(评分意见:错一字该空为0分。)(3)论语孟子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或:诗书礼易) (评分意见:每空05分) 没有日期(借据没写时间);改正:借书人下方要写上“2015年6月16日”(其它答案不给分)。(评分意见:指出错误05分,改正05分)【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2015年中考安徽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6、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百里奚举于市 举:_ (2)必先苦其心志 其:_(3)曾益其所不能 曾: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4.本文的中心论点:_(3分)【答案】1.(5分)(1)被选拔,被任;(2
7、)他,他的(3)通“增”增加。(4)了解,明白(5)在外面,指国外2.(4分)(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一个人常犯错误,才能改正。3.(4分)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4.(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不但要把握特殊句式,还要注意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它们往往是得分点。如第(1)句中的“故”、“是”都是古今异义词,分别解释为“所以”和“这”。翻译第(2)句,要注意“过”属于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翻译为“犯错误”。【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8、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信息提取。选文共两段,其中论述人才造就的句子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前一句主要从客观因素方面进行论证,分析艰苦环境的重要性;后一句从主观因素方面进行论证论,指明内心经受折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选文是以篇议论文,此题考查中心论点的判断。判断论点,要注意论点经常出现的位置:标题、开头和结尾。其实,本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不难发现,选文第一段列举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道理,第二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从反面论证
9、“死于安乐”。有了上面的论述,结尾自然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结论。【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2015中考广东梅州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下面对诉衷情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情感真挚,用典自然,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感人至深。B“尘暗”句借用了苏秦说秦王的典故,表达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C“谁料” 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流露出对南宋投降派的不满。D“未”“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