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训练落实:10短新闻两篇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训练落实:10短新闻两篇 WORD版含答案 2017 2018 学年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训练 落实 10 新闻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训练落实10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旗帜世人瞩目婆娑数以千计AzhshsushBchzhshshCzhzhsushDchshshsh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旗竿熟悉阳光明媚绿树成阴B嬉戏噩梦心智建全水警汽艇C标记沼泽新闻报导草地碧绿D凋谢想象告别仪式表情茫然解析:A项“旗竿”应为“旗杆”;B项“心智建全”应为“心智健全”;C项“新闻报导”应为“新闻报道”。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事实是另外一些人_难忘的。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
2、_。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_。A终生遗迹熟悉B终身陈迹熟习C终身遗迹熟习D终生陈迹熟悉解析:“终身”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大事”;“终生”多就事业说,如“终生难忘”“奋斗终生”。“陈迹”,陈旧的事情;“遗迹”,古代或前代遗留下来的痕迹。“熟悉”有两个意思,清楚地知道,知道得清楚;“熟习”是指对某种学问或技术深刻了解,侧重于学问或技术等。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时,有人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就身不由己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B令世人瞩目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赔偿诉讼”二审判决将于7月19
3、日下达,浙江“声援团”一行32人将从萧山国际机场启程飞往东京。C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只好侧目而视。D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与社会领域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因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解析:A项“身不由己”应换为“不由自主”;C项“侧目而视”应换为“拭目以待”;D项“千头万绪”应换为“千丝万缕”。答案:B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对香港行使主权。B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由于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C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当他们
4、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他们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D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解析:A项在“从此”后加上“恢复”二字,因为香港在过去就是中国的领土;B项将“由于”改为“因为”,“由于”不能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C项在“起来”后加“的时候”。答案:D6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远方天山雪
5、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ABC D解析:本题运用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语序排列合理的能力。这个语段是描写性语段,提出了描绘对象,应放在段首。整段文字以行踪为线索,紧承,交代了由伊宁市向东飞驰的行踪。是在汽车上行驶的感觉,“放眼窗外”一词与衔接紧密。是远望,描绘出了在汽车上飞驰的感觉。答案:B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10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
6、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
7、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的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7怎样理解“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这句话?答:_答案:这里本来应该是阴森恐怖的,但现实却相反,它
8、反而是阳光明媚、杨柳婆娑、儿童嬉戏的地方。8作者在开头写布热金卡的祥和景象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与下文写参观者看到的恐怖景象形成对比,更能突出纳粹者的残酷。9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答:_答案: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维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须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震撼了!10读了这些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当时的感情如何?答:_答案:表现出作者对纳粹者的深深的痛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56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