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0周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_2018 学年 高中语文 周末 培优第 10 中国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谈中国诗(测试时间:50分钟,总分:80分)班级:_ 姓名:_ 座号:_ 得分:_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羡妒(xin) 嫉恨(j) 会稽(hu) 数见不鲜(shu)B颦蹙(c) 内疚(ji) 皮夹(ji) 鲜为人知(xin)C无垠(yng) 熬夜(o) 瞭望(lio)一蹴而至(c)D桃核(hi) 侈谈(sh) 尽快(jn) 轻鸢剪掠(yun)【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习惯性误读字的读音。A项,“会”读kui;C项,“垠”读yn;D项,“核”读h、“侈”读ch。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羡妒 斟酌 婉蜓曲折 卓有成效B援例 尺牍 光采夺
2、目 顽固凶残C叫嚣 蕴藉 长途拔涉 杀一敬百D游离 门栓 矫揉造作 残羹冷炙【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1)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2)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 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 ;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3)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 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A暗合 忽略 差异 除非B
3、契合 忽略 差别 除非C契合 忽视 差异 因为D暗合 忽视 差别 因为【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暗合:没有经过商讨而意思恰巧相合。契合:投合,意气相投。根据内容,中西诗不仅内容相同,作风也会巧合,所以选择“暗合”。忽略: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忽视:不重视;不注意。句意中说明是有意不讲,所以选择“忽略”合适。“差异”“差别”都是表征二事物差异的意思相近的词。差别:重点在于同种事物量级的差异。差异:表征事物相互区别和自身区别的哲学范畴。中国诗和西洋诗属于两种事物,所以用“差异”。(3)中不是表示因果关系,所以排除“因为”。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拆迁
4、应在相互尊重与民主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B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C当今,美国毕竟只有军事力量和美元货币这两个最后优势,如果再不使用和展示,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国运了。D有些专家认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这个分析颇有些隔靴搔痒。【答案】B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
5、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A项,不合逻辑,这里主客体颠倒,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B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式的句子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式的句子,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D韩愈在月夜里听见
6、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答案】C【解析】C项中两个引号内的句号删去。7下面8个句子顺序混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分辨出来。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
7、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A BC D【答案】B技巧点拨1明类型,抓顺序。不同类型的语段,句与句之间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论述类、说明类语段一般讲究逻辑顺序,叙述类语段一般采用时间顺序,描写类语段一般采用空间顺序。解题时,应首先明确语段的类型,再根据不同类型语段的内部结构规律来推求各个句子在语段中的表意作用,考虑这些句子的排列顺序。2讲方法,定答案。排序题多为选择题,因此解题时可以先将联系最紧密的句子连缀起来,然后逐次添加,最后得出答案。考生也可以先把能够确定先后顺序的句子连缀起来,采用排除法,进而锁定答案。3抓标
8、志,快组合。所给语段中往往会有一些显示语句先后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比如:显示层次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如“先前”“后来”“过去”等;具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如“这些”“这种看法”“此后”“与此相反”等;表示总结的词语,如“总之”“综上所述”等。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答案。8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另举一个事例;句式与画线句相同。(5分)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9、【答案】示例: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9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5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按顺序填写应是:_。(只填序号)【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
10、象。抓住横线前的“人格理想”可知,要根据人物主要特点来作答。10填空。(4分)钱钟书,字_,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解放前的主要著作有_,短篇小说集_,长篇小说_,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答案】默存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作者及其著作,注意平时的积累。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9分)西洋文评家谈论中国诗时,往往仿佛是在鉴赏中国画。例如有人说,中国古诗
11、“空灵”“轻淡”“含蓄”,在西洋诗里,最接近韦尔兰。另一人说,中国古诗简约隽永,韦尔兰的诗法算得中国文学里传统原则的定义。还有人说,中国古诗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不激动,不狂热,很少辞藻、形容词和比喻,歌德、海涅、哈代等的小诗偶有中国诗的风味。这些意见出于本世纪前期,然而到现在还似乎代表一般人的看法。透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国诗,很不容易。一方面也许证明中国诗的艺术高、活力强,它像人体有“自动免疫性”似的,也具备顽强的免译性或抗译性,经受得起好好歹歹的翻译;一方面更表示这些批评家有艺术感觉和本土文学素养。一个绘画史家也指出,歌德的峰颠群动息和海涅的孤杉孑然立两首小诗和中国画的情调融合。把中国
12、旧诗和韦尔兰联系,最耐人寻味。韦尔兰宣称:最好是“灰暗的诗歌”,不着彩色,只分深淡。那简直就是南宗画风了:“画欲暗,不欲明;明者如觚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董其昌画眼)一句话,在那些西洋批评家眼里,词气豪放的李白、思力深刻的杜甫、言论畅快的白居易、比喻络绎的苏轼且不提韩愈、李商隐等人都给“神韵”淡远的王维、韦应物同化了。西方有句谚语:“黑夜里,各色的猫一般灰色。”据动物学家的研究,猫是色盲的,在白天看一切东西都是灰色。正像人黑夜里看猫,猫白天看世界,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中国旧诗都成为韦尔兰所向往的“灰暗的诗歌”。这种现象并不稀罕。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风气的人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
13、作品,常常笼统概括,有如中国古代隽语所谓“用个带草(怀素)看法,一览而尽”(见董说西游补)。譬如在法国文评家眼里,德国文学作品都是浪漫主义的,它的“古典主义”也是浪漫的、非古典的;而在德国文评家眼里,法国文学作品都只能算古典主义的,它的“浪漫主义”至多是打了对折的浪漫。德、法比邻,又同属于西欧文化大家庭,尚且如此,中国和西洋更不用说了。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鲜艳了,看惯纷红骇
14、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是低言软语。同样,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读者看来,西洋诗里空灵的终嫌着痕迹、费力气,淡远的终嫌有烟火气、荤腥味,简洁的终嫌不够惜墨如金。这仿佛国际货币有兑换率,甲国的两毛零钱折合乙国的一块大洋。西洋人评论不很中肯,那可以理解。他们不是个中人,只从外面看个大概,见林而不见树,领略大同而忽视小异。我们中国批评家不会那样,我们知道中国旧诗不单纯是“灰暗诗歌”,不能由“神韵派”来代表。但是,我们也往往不注意一个事实:神韵派在旧诗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不同于南宗在旧画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传统文评否认神韵派是标准的诗风,而传统画评承认南宗是
15、标准的画风。在“正宗”“正统”这一点上,中国旧“诗、画”不是“一律”的。1作者引西洋文评家谈论中国诗,他们的看法是中国古诗“空灵”“轻淡”“含蓄”_。(用文中的词语答)概括起来,在西洋文评家看来,中国诗的特点是_。(用文中的词语答) (2分)【答案】简约隽永、抒情;神韵淡远。2作者从“透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国诗,很不容易”引出了两点看法。这两点看法分别是什么?(3分)【答案】一是中国诗艺术高、活力强;二是批评家有艺术感觉和本土文学素养。【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区间是第1段,抓住“一方面也许证明中国诗的艺术高、活力强”“一方面更表示这些批评家有艺术感觉和本土文学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