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 基础过关训练11 五石之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4097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6.2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 基础过关训练11 五石之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教材 2023 高中语文 基础 过关 训练 11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资源描述:

    1、基础过关训练11五石之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车之用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B.埏埴以为器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宋人善为不龟手之药者D.死而不亡者寿而忧其瓠落无所容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未兆易谋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C复众人之所过D常于几成而败之3下列句子与“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B请买其方百金C夫子固拙于用大D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B强行者有志C不贵难得之货D常于几成而败之

    2、阅读下文,完成59题。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注大瓠(h)之种,大葫芦的种子。瓠落无所容:又平又浅的,装不了什么东西。非不

    3、呺(xi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u)之:葫芦并非不大,我因为它无用而砸碎它。然,空空的样子。掊,击碎。世世以洴澼(pngpkung)为事:世世代代以漂絮为业。洴澼,漂洗。,絮、丝绵。裂地而封之:指吴王划定一块土地封给他。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3)越有难,吴王使之将()(4)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6翻译文中的句子。(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译文:(2)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7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结合文中人物语言说说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答:8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

    4、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都有什么用意?答:9文章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你能想像一下,在庄子说完“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一句后惠子会有什么表现吗?答:二、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外篇)注概:通“慨”,感触于心。偃然寝于巨室:偃然,安宁状。巨室,指天地。10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孔子和庄子

    5、面对丧事的思想情感。孔子:;庄子:11从庄子外篇选段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答:12孔子和庄子对待丧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请简述之。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

    6、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

    7、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修道德修:修饰B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高尚C因家于齐焉家:安家,居住D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绌:排斥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是在古代社会中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它又叫“表字”。B罔,本义是指渔猎用的网,引申义是天网、法网,也指结网等。“学而不思则罔”的“罔”即此意。C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泛指短箭。D老莱子

    8、,为中国民间传说中二十四孝人物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道教认为老莱子是老子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化身。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他要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B孔子问礼归来,告诉自己的弟子,老子就像是一条龙,自己不能了解他,钦佩之情溢于言表。C老子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就离开周都。D史记上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

    9、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译文:(2)“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译文:17选文中,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答:基础过关训练111解析:A.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介词,把/连词,来。C.连词,因为/动词,做,制造。D.连词,表转折。答案:D2解析: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D.名词使动用法,使失败。答案:D3解析:例句为状语后置句。A.定语后置句。B、C、D均为状语后置句。答案:A4解析:A.不能走远/不可以,不被允许。B.强劲奋进/用强制的方式进行。C.难以得到。D.接近成功/表示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答案:C5答案:(

    10、1)种植(2)实在(3)率领军队(4)龟,同“皲”,皮肤冻裂6答案:(1)同样能够使手不冻裂,有人靠这个得到封地,有人却不免于漂絮,则是由于对药方的使用不同。(2)(如此那么)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7答案:惠子:愚笨庄子:有大智慧、善辩8答案: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9答案:(示例)惠子面有惭色,缄默不语。10解析:第一则材料中孔子面对丧事时“未尝饱也”可见其难过之情;第二则材料中庄子妻子死后,庄子“鼓盆而歌”。题干要求“用两个字概括”,依据文意可概括为“哀悯”和“达观”。答案:哀悯达观1

    11、1答案:鼓盆而歌;含义: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12解析:孔子在人死后,体会到亲人的哀痛,因此动了恻隐之心;而庄子认为人死后是“通乎(天)命”,是顺应自然、顺应天命,因此达观地接受现实。答案:孔子有恻隐之心,哀人所哀,心有不安,所以食不甘味。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推己及人乃“仁之方”。庄子尽管对夫人之死内心悲哀,但表现出的是一种达观的态度,因为庄子认为人死了,那是顺应大自然,回归大自然。13解析:A项,老子修道德,意思是“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修”的意思是“研究”。答案:A14解析:B项,“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罔”并非“天网、法网、结网”等

    12、意,应当为“迷惑”的意思。答案:B15解析:D项,文中“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中的“史记”一词应理解为“史书记载”,而不能理解为司马迁的史记。答案:D16解析:本题关键词有:(1)“良贾”,译为“善于经商的人”;“若虚”,译为“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盛德”译为“高尚的品德”。(2)固定句式“岂谓是邪”,译为“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无为”,译为“无为而治”;“自化”译为“自然趋于化”;“清静”译为“清静不扰”。答案:(1)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2)“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儿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

    13、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会归于“正”。17解析:本文筛选老子的主张,可结合第二段中“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概括出“君子应当具有高尚的品德,要谦虚,戒欲望,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志向”;结合第三段中“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概括出“老子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结合尾段“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概括出“主张无为而治,清静不扰,百姓自然趋于化,归于正”。答案:君子应当具有高尚的品德,要谦虚,戒欲望,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志向。老子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主张无为而治,清静不扰,百姓自然趋于“化”,归于“正”。【参考译文】

    14、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

    15、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了解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好像就是龙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老子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印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排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排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儿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 基础过关训练11 五石之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409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