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 基础过关训练11 五石之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 基础过关训练11 五石之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教材 2023 高中语文 基础 过关 训练 11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基础过关训练11五石之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车之用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B.埏埴以为器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宋人善为不龟手之药者D.死而不亡者寿而忧其瓠落无所容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未兆易谋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C复众人之所过D常于几成而败之3下列句子与“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B请买其方百金C夫子固拙于用大D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B强行者有志C不贵难得之货D常于几成而败之
2、阅读下文,完成59题。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注大瓠(h)之种,大葫芦的种子。瓠落无所容:又平又浅的,装不了什么东西。非不
3、呺(xi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u)之:葫芦并非不大,我因为它无用而砸碎它。然,空空的样子。掊,击碎。世世以洴澼(pngpkung)为事:世世代代以漂絮为业。洴澼,漂洗。,絮、丝绵。裂地而封之:指吴王划定一块土地封给他。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3)越有难,吴王使之将()(4)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6翻译文中的句子。(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译文:(2)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7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结合文中人物语言说说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答:8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
4、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都有什么用意?答:9文章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你能想像一下,在庄子说完“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一句后惠子会有什么表现吗?答:二、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外篇)注概:通“慨”,感触于心。偃然寝于巨室:偃然,安宁状。巨室,指天地。10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孔子和庄子
5、面对丧事的思想情感。孔子:;庄子:11从庄子外篇选段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答:12孔子和庄子对待丧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请简述之。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
6、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
7、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修道德修:修饰B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高尚C因家于齐焉家:安家,居住D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绌:排斥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是在古代社会中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它又叫“表字”。B罔,本义是指渔猎用的网,引申义是天网、法网,也指结网等。“学而不思则罔”的“罔”即此意。C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泛指短箭。D老莱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409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