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9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考版2023届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9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统考 2023 高考 语文 全程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19 鉴赏 诗歌 表达 技巧
- 资源描述:
-
1、课时作业19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台城游贺铸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片进行赏析。答:2表达方式阅读下面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山坡羊西湖杂咏薛昂夫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注】薛昂夫:元代散曲家,回鹘人。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
2、春、夏、秋、冬的西湖四季景色。淀:青黑色染料。练:白色的丝织品。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同是表达游湖之感,上面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答:3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
3、面的题目。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王昌龄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注】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依然:形容思念依恋。与诗的首联相比,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4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
4、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结合全诗就这一点作简要分析。答:5结构技巧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酒泉子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答:二、综合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遣悲怀三首(其二)【唐】元稹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注】遣悲怀三首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的组诗,共三首。韦丛出身名门,委身下嫁尚处下僚的元稹,虽生活
5、清贫,但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行看尽:眼看将要完了。(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日”句,是回忆昔日夫妻间的戏言,竟谈到身后事,当初“戏言”也好,“慎言”也罢,都赞美了妻子的开明贤淑。B“今朝”句,写昔日戏言成真,作者追悔莫及,表现了作者的愧疚与痛惜之情。读来令人心酸,倍感无奈。C“贫贱”句,言贫贱夫妻,一旦永诀,回忆诸多往事更令人悲哀。以“百事哀”收束全诗,词切情真,不忍卒读。D这一首诗起笔自然,结句沉重;感今怀昔,抚存悼亡;语言质朴,如话家常;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思念和入髓之痛。(2)在颔联和颈联中,作者是用什么抒情方式来抒发悼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答:7阅读下
6、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鹧鸪天辛弃疾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注】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家乡,陶渊明晚年居住于此。(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陶渊明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B作者在词中充分展现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C“晋宋之间事”指的是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战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588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