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三 民为贵教案4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民为贵孟子【教学目标】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教学方法】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3、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前面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 重民。二、初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 三、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2、为轻”?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四、讲读第1则1、“读”与“释”2、讨
3、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从“民为贵”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是提倡“以民为本”,从“君为轻”可以看出是与王道思想完全相反的观点。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25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