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类型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五专题 第15课 老 房 子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9494
  • 上传时间:2025-11-11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20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五专题 第15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 2019 学年 语文 苏教版 选修 现代 散文 选读 讲义 第五 专题 15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第15课老_房_子一、字音辨读1尘嚣(xio)2.窗棂(ln)3.歙县(sh)4棹楔(xi) 5.鸱吻(ch) 6.白垩()7唱棹转毂() 8.僭越(jin) 9.囊橐(tu)10糜财(m) 11.铎(du) 12.兵燹(xin)13闳大(hn)14.休憩(q)15.缙绅(jnshn)16杂俎(z)17.胼手胝足(pin)(zh)18.坍圮(p) 二、字形辨识1.2.3.4.5.6.三、词语辨析1平心而论平心静气辨析例句2本意本义辨析例句四、熟语释义1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2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3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

    2、喻人精明灵活。4风靡一时:事物风行一时。5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6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排列。7胼手胝足:手上脚上都是老茧,形容劳作十分辛苦。一、走近作者王振忠,1964年生于福州,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6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硕士毕业,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所任教。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起担任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时年35岁,是当年国内历史地理学界和中国古代史专业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

    3、心专职教授,兼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明清社会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二、相关背景“老房子”在这里特指徽州一带的皖南古民居,它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它伴随明清时期徽商演绎出“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成为我国建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其中,黟县的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在此类遗产上的空白,标志着徽派建筑以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珍贵财富。本文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王振忠所作,王教授

    4、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及明清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他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尤其专长于“徽州学”的研究,同时又擅长于学术散文随笔的写作,这篇老房子就选自他的学术散文集斜晖脉脉水悠悠。 三、主旨把握课文围绕徽州古老民居的历史、文化、审美、功用等方面展开了详尽的描述,把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优美典雅、富有感伤气息的语言,描绘了徽州古民居的历史沉浮与变迁,在时代的更替中,老房子的颓势已不可避免,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昨日之花表现出由衷的无奈与感叹。四、结构图示老房子1为什么“潜口民庄”对作者而言,“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明确:因为它是“人为集成的”,作者更看重的是“在荒烟蔓草的村僻之

    5、地看到一幢幢孤零零的老房子”,是“那种独特的风致”。然而作者也能理解“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交集着种种复杂的情感”,它们是历史与乡土文化的见证。2徽州老房子有哪些实用功能?它的美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明确:功能:(1)防火。“由于地狭人稠且聚族而居,徽州民居,星罗棋布,为了防止邻人失火殃及自家,普遍采用了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封火山墙。”(2)防盗。徽州老房子多是以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封闭式组合,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增强了房子的防盗功能。(3)防湿防洪水。防止居人与上升的地气直接接触,另外也为了预防洪水的骤然而至。优点:结构精巧别致、色调明快淡雅、富有韵律感。 3结合课文思考,徽州老房子传达出哪些乡土文化

    6、信息?乡土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老房子乡土文化原因五叠式的马头墙称为“五岳朝天”在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明清时期对民间营建制度的严格规定以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封闭式组合称为“四水归堂”窗子很小,多在上层反映出一种古老的风水观念雕花梁架、楹联字画表现出当地丰富的乡土艺术语言1思维缜密,思辨色彩浓郁作为一个人文学者,作者长期致力于人文历史的研究。长期的治学经历,形成了他严谨的思维作风,对徽州古民居的历史、现状、文化传承、审美价值分析得丝丝入扣,并且以其思想的犀利深邃,追究其辉煌与没落的原因,令人折服。2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征作者针对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长年累月地对徽州民居

    7、进行实地考察,专业特点十分明显,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对明清时代徽州一带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方式的熟稔与洞察。同时,文章又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他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慨,在作品中都有较多的流露。3语言清晰、准确,分析细致、透彻,富有感伤气息这篇散文描写对象是徽州老房子,作者有对老房子外观的描摹,有对它内部结构的刻画,语言准确精当。同时,作者还把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优美典雅、富有感伤气息的语言,描绘了徽州古民居的历史沉浮与变迁,表达出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昨日之花的无奈与感叹。阅读老房子选段,完成14题。老房子在徽州随处可见,每一幢房子都是一段遥远的故事

    8、。八十年代初,在皖南的紫霞峰下,筹建了一处“明代民居博物馆”,号称“潜口民庄”。庄内采用原拆原建的办法,将散落在徽州各地的十幢老房子集中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代山庄。主要建筑内部陈设有明代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力图再现几个世纪以前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尽管曾多次参观此处山庄,但平心而论,我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山庄崭新雪白的外墙缺乏一种历史感。说真的,我宁愿在荒烟蔓草的村僻之地看到一幢幢孤零零的老房子,尽管有时显得十分残破,残破得让人惨目伤心,但那种独特的风致却是任何人为集成的山庄所无法比拟的。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交集着种种复杂的情感。许多老房子在乡间之所以

    9、一直保留到现在,往往不是因为房屋的主人真的能从审美的愉悦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而是由于它们曾一度远离现代生活的尘嚣。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乡土文化的日渐逸散,点缀于村野间的老房子,或是倒塌,或是被拆得七零八落。于是,在屯溪老街,在西递巷口处处都能看到从老房子上拆下的精美部件:雀替,窗棂,雕花栏板,等等等等。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徽州民居衬托在山光水色之中,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犹如丹青妙笔在用枯笔淡墨,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此后,我又多次走访徽州,看到了历

    10、史与现实的诸多侧面,激情与冲动,渐次转化作平静的思考。“徽式新屋”曾是一种非常时髦的民居型式,在徽州高移民输出的特殊时代里风靡一时。然而,一旦时过境迁,徽派老房子便愈来愈显现出它的弱点。早在清代中叶,抑郁满腹的汪士铎就曾写道:绩溪不佳之处雕镂房舍,屋皆楼,室太暗宫室制太雷同,太晦暗,房窄狭,黑暗如狱,如地狱无窗。(汪悔翁乙丙日记卷一)“乙丙”是咸丰乙卯(一八五五年)和丙辰(一八五六年)的简称。当时正值咸丰兵燹期间,作者为避太平军之难从金陵返归故里绩溪。半个多世纪以后编纂的民国歙县志,对徽州老房子的缺陷更是直言不讳:(徽州)屋庐之制,因居山国,木植价廉,取材闳大,坚固耐久,今元代所营之室,村之旧

    11、者犹数见焉。然以山多田少,病居室之占地,多作重楼峻垣,屋中空地太少,开窗亦隘,严密有余,而光线不足,乃其短也。老房子是徽商如日中天时期精雕细琢而成的,它表达了久远的历史,成为明清时期高层次地域文化的积淀。但从总体上看,内向封闭式的建筑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不能提供有效的通风、采光条件,更无法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从现实生活功利的角度来看是有严重缺陷的。老房子,作为一个生活舞台,人们生活的各种内容都要在这里一幕幕地上演。多数老房子都是数百年前由缙绅富商所建,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优哉游哉庭院之中,石台石桌,或设鱼池,或置盆景,将丘壑林泉浓缩于壶天之中,藉以营造梦境般的绮丽空间,排遣文人雅士诗书之外

    12、的闲情逸致,在俗务萦怀的内心深处,留存山林隐逸的净土一片。时至今日,“舞台”早已“尘封”,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老房子已愈来愈不能适合新主人的需要了!徽州人“世治则出而贸易,世乱则归家”,(汪悔翁乙丙日记卷一)当国内战乱频仍,交通梗塞,徽州商人文化的没落便是一个必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人如何还能保持不变的生活方式?是啊!和我一样,不少人都曾赞美、并陶醉于老房子深厚的文化积淀,确实展示了落花的矜持与自尊,但其间却又夹杂着多少的落寞与无奈!?数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徽州乡土建筑,与节奏徐缓的田园生活方式相适应,但如今这种节奏同现代社会已拉开了长长的距离。那么,该如何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兼容?在新安江东

    13、岸的南溪南,有一幢老房子矗立于荒烟蔓草中习见的粉墙黛瓦,岁月的印痕给墙体涂上了斑驳的黑色,倾欹的屋顶让人看到了房子的内部。村民告诉我,这曾是清代一位吏部尚书的旧宅不知怎的,近年来每次到徽州,我总要抽空渡过烟雨迷蒙的新安江,去看看这幢老房子是留恋最后的一线风景?还是有老屋将倾之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看到附近的公路从脚下蜿蜒而过,便想起老房子揖别当代的日子已为时不远了由此,我也体会到潜口民庄设计者的一片苦心。1作者曾多次走访徽州,“激情与冲动,渐次转化作平静的思考”。“激情与冲动”和“平静的思考”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答:_参考答案:“激情与冲动”是指陶醉于山光水色中的徽州民居那样清新的田园风光;“平

    14、静的思考”指作者对徽州老房子缺陷的认识,和关于徽州乡土建筑文化的渐趋没落,以及未来徽州建筑如何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兼容的思考。2徽州老房子有哪些缺陷?请根据上面的文字简要概括。答:_参考答案:形式雷同,阴暗,狭窄,隔断人和自然的联系,不能提供有效的通风、采光条件,更无法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3作者为什么说对“潜口民庄”“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又说“体会到潜口民庄设计者的一片苦心”?答:_参考答案:作者对潜口民庄缺少兴趣是因为那儿的房子缺少历史感,缺少一种荒凉寥落的独特风致。他能体会到潜口民庄设计者的一片苦心,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徽州建筑文化必然走向没落,从这个角度看,民庄设计者把老房子集聚一处,可

    15、免于自然的和人为的毁损,为今人为后人提供一个实在的了解、观察、研究的标本,还是有意义的。4你如何评价作者关于徽州建筑的思考?或者,你对类似于徽州建筑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思考?答:_参考答案:(这道题目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其实,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遭遇徽州建筑这样的问题很正常,也很普遍,应该说传统文化如何面对时代发展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是必然的,传统文化的价值也不容置疑,也许最重要的就是本文作者所说的如何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兼容。(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

    16、当的一组是( )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_着种种复杂的感情。其后,在不断认同与相互适应中,又_而为一种不可动摇的程式,并最终孕育出独具个性的乡土建筑文化。但从总体上看,内向封闭式的建筑_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不能提供有效的通风、采光条件,更无法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从现实生活功利的角度来看是有严重缺陷的。A汇集沉淀遮断B交集沉淀遮断C交集积淀隔断 D汇集积淀隔断解析:交集:(不同的感情、事物等)同时出现;汇集:聚集,也作会集。“沉淀”和“积淀”在表达的语意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侧重强调漫长悠久的过程,并且多侧重文化、涵养方面的寓意;后者则更多用于客观描述事物;“遮断”,多指自上

    17、而下地遮蔽不见;而“隔断”,则多指从中间隔开。据三个句子的意思,可选出正确答案。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内采用原拆原建的办法,将散落在徽州各地的十幢老房子集中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代山庄。B尽管曾多次参观此处山庄,但平心而论,我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山庄崭新雪白的外墙缺乏一种历史感。C改革开放30年,廊坊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道路通衢绿树成荫,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楼宇植被交相辉映。D其实,“御雨”固然不差,但“非能费财而饰”却与事实大相径庭。解析:A项,独具特色:指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B项,平心而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C项,星罗棋

    18、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D项,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此处应当用“相去甚远”。答案:D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城市具有了浓厚的历史品位和人文氛围。B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娱乐节目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需求。C实体书店犹如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龙,它所承载的文化气息,会让城市显得更安详,而没有实体书店的城市,则无异于文化沙漠。D为了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本报将和省福彩中心联合成立审核组,确保公益金发放给

    19、真正需要资助的人得到这份爱心,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解析:A项,“浓厚”与“历史品位”搭配不当,可改为“高雅的历史品位和浓厚的人文氛围”。B项,不合逻辑,可删去“不再”。D项,结构混乱,可删掉“得到这份爱心”。答案:C4下面是苏轼的一首咏梨花的诗,填入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_,人生看得几清明!A惆怅东栏一株雪B春心莫共花争发C只恐夜深花睡去 D昨风一吹无人会解析:解答此题,既要考虑诗的内容,又要考虑整首诗的意境。首先排除的是C、D两项,C项写“夜深”,与内容明显不符,D项内容、意境都与下文不连贯。其次排除的是B项,本诗写的是梨花,而“花争发”显然不合文意。而A

    20、项的“一株雪”与全诗内容一致,由此可确定答案为A项。答案:A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代,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_。_,_。_,_,_。当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但我们不必惭愧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ABCD解析:通读语段与所给的六个句子不难看出,中“崇拜一本什么书”与横线前的“崇拜一个什么人”相照应,应紧密相连,故应排在

    21、首位。据此排除A、C两项。又讲“初恋”,讲“它(这本书)”,故相连,相连。据此排除D项。答案:B二、阅读鉴赏(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老屋楚岩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间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

    22、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得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做成泥砖,陆续盖起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

    23、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虽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中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大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万道红色或是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

    24、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间的玻璃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事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他还住在那间破旧的老屋里,对我当时的新屋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朋友家里

    25、,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老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

    26、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C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印证了“我”对朋友新屋若干年后也会落伍的判断。D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解析:B项,所引用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作者用看似矛盾的感受表明农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答案:B7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5分)答:_解析:第一句,作者把老屋比作鸟巢,把“我”比作候鸟,每个星期六下午,“我”都要回家,可以和老伴相聚,睡个安稳觉,也可以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由此可以看出“我”对

    27、老屋的依恋。第二句,涉及两个对象,“我”和老屋,经不住时间的冲刷,都苍老了,落伍了,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由此可以看出“我”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参考答案: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8第五自然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答:_解析:画线句是对“我”儿时生活的描写。“我”和伙伴戏水、放牛、捉鱼、骑牛晚归,典型的如诗如画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让人恍入桃源。作者在此用优美清新的文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两个村童的快乐生活,生活气息、乡土气息浓郁。从结构上看,画线句是“我”因访友而产生

    28、的联想,既可与上文所述“我”的苍老相对比,表达对儿时生活的留恋,又可与下文这位朋友的现状相对比,表达社会发展快、观念更新快之意。参考答案: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引起下文。三、语言运用(11分)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问题,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6分)广州的沙面是广州近代文物建筑最多的地方,由于地处珠江边,被称为“广州的外滩”。但是,沙面要想真正成为“外滩”,却面临着考验。广州沙面的建筑大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土混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导致材料

    29、老化,混凝土风化,墙、楼板和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烦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文物修缮审批手续的烦琐,使沙面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被动,停滞不前。因此,做实做细整体批复沙面古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迫在眉睫。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所涉及的居民住房的搬迁,建筑群的维护、加固、内部装修等,需要的费用也是巨大的。而这些费用如果完全依靠沙面所在荔湾区文物部门负责,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允许文物建筑土地使用权的置换,都是有效的集资方式。答:_参考答案:文物建筑年久失修。(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修缮审批手续烦琐。筹集维修资金困难。(维修费用难以保证)10下面文

    30、段有三处表述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消费领域从来没有小事。一方面,消费直接关系到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可现实中老百姓却难以感受到交易公平,也难以感知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经济利益的事情处理不好,必然会演变为对周遭环境的不满。另一方面,消费也是宏大经济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了公平公正,就无法拉动内需。老百姓却难以感受到交易公平说得过于绝对化。_解析:“消费直接关系到社会最敏感的神经”,老百姓往往是经由公平交易来感知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说“现实中老百姓却难以感受到交易公平,也难以感知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都属于绝对化片面化表述。“缺乏公平公正”会对内需产生影响,但说“缺乏了公平公正,就无法拉动内需”表达不够准确严密,是绝对化表述。参考答案:老百姓难以感知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更为绝对化。缺乏了公平公正就无法拉动内需也显得绝对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五专题 第15课 老 房 子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49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