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五部分:天天限时小练 第2周 诗词鉴赏5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五部分:天天限时小练 第2周 诗词鉴赏5 WORD版含答案 2014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第五 部分 天天 限时 诗词 鉴赏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天天限时小练(五)一、语知语用天天练1. 下列加下划线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识别/博闻强识 莘庄/莘莘学子 剥削/生吞活剥B. 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C. 涤纶/羽扇纶巾 勒令/悬崖勒马 粗犷/旷日持久D. 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2. 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旗鼓相当舍本逐末束手无策泰然自若B. 棋逢对手声情并茂数典忘祖弹冠相庆C. 杞人忧天绳锯木断水泻不通提纲挈领D. 却之不恭师心自用所向披靡啼饥号寒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王小光同学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好为人师,班上的同学不管谁在学习上
2、遇到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乐意帮助。B. 俗话说“人无完人,瓜无滚圆”,这一次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小问题,不足为训,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C. 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各路救援人员迅速到位,但当地的气象情况仍是翻云覆雨,十分恶劣,所以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D. 最近,一种几乎可以抵御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病菌出现了,所以人类在疾病病毒的防御上一定要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类似“石首事件”这样的热点事件,并不会因“时过境迁”而“事过境迁”,当地政府能否真正吸取教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B. 把身体的器官、血液像商品一样出售,人不仅自降为物的级别,人与人之间也
3、失去了那一种应有的尊重。C. 当前,医患纠纷频出,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有专家认为,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难解的“信任死结”所导致。D. 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这一措施,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要点,不超过15个字。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年,孙中山先生痛感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日本军国主义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处于分裂、战乱状态,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新中国60年建设发展的经验和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教训从正反
4、两个方面充分说明,强大的国力是一个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发展则是实现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阐述写好汉字的意义,并写一句建议性结语。要求:角度恰当,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超过60字。 书法是源于中国文字的一门艺术,它与京剧、武术、针灸并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书法艺术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作为一个中国人,写好汉字应当成为一种自觉。 二、 诗词鉴赏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夕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
5、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 一作春夕旅怀。(1) 本诗的前两联选取了哪些景物? 简要说明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2)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二联。 (3) 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归唐杜甫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注: 鼙:军鼓。(1) 在这首诗中,除自然景色外,写“秋暮”的词语还有、。 ?(2) 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有人
6、认为此评价不正确,请结合暮归一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 (3) 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句作简要分析。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2) 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的?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 本诗
7、是诗人流放广西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 阳月:指农历十月。(1) 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说说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并简要分析这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3) 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请结合尾联,揣摩宋之问暗用这一典故的意图。 三、 名句名篇默写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夜吟应觉月光寒。,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2) 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3) ,西北望,射天狼。(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367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