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学案:第1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拟行路难(其四)知识梳理一、读准字音酌酒(zhu)踯躅(zh)(zh)鲍照(Bo)二、词语释义(1)泻水置平地(倾、倒)(2)人生亦有命(命运,命数)(3)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4)吞声踯躅不敢言(声将发又止)(5)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三、名句默写(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2)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3)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资料链接简介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
2、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潦倒,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为后人重视主要作品著有鲍参军集鲍照生活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这些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文本鉴赏这首诗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拈出“泻水置平地”这一
3、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寒门出身的正直之士在仕途中备受压抑的痛苦和愤慨。1结合全诗看,诗人是怎样抒发“愁”情的?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_答案全诗突出写“愁”,所叹者愁,酌酒为浇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更添愁。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且激越奔放的感情。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几杯酒能驱散的?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波澜,诗人趁着酒意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2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说“人生亦有命”似乎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460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