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语文高中(苏教版)必修四导学案《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第二课时.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 资源描述:
-
【合作学习】1、辛弃疾的词以好用典故见长。课文用了哪几个典故?明确:上阙用了 、 两个典故,下阙用了 、 、 三个典故。2、分析第一、二个典故。说说前两个典故蕴含了什么用意? 3、分析第三个典故。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4、诗人写北魏太武帝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上建行宫(佛狸祠)祭神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借用北魏太武帝典故的用意何在?【拓展练习】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破阵子 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陈同甫,陈亮的字,同作者一样,也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因而遭主和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他到上饶去访赋闲居此的辛弃疾,二人曾写词唱和。1.这首词里的起句“醉里”和尾句“可怜”是 写;中间的沙场情景,建功立业的情景都是 写,作者通过写梦想和现实矛盾,悲和壮的对照,突出表现了作者 。2. “小序”中说“赋壮词”的“壮”是指作者描写梦想的部分,这一部分包括: 。3.而此词壮中有悲,“悲”主要体现在 。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46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