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诗两首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诗两首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1 2022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诗两首 课时 练习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诗两首(35分钟35分)一、语言应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抒情主人公“我”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态,将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想象成美好的理想,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所以“我”只好在雨巷中孤独行走。这种心态正是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心态。在雨巷中,诗人怀着的心情,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的“雨巷”,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
2、气。徐志摩的诗单纯、轻盈、柔婉而又深含忧郁之情。他有着厚重的文学,善于将气氛、情感和景象融为一体,写梦幻般的景象的同时也充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情调。他撑着长篙在寻梦,于青草深处、星辉的夜晚放歌。再别康桥宛如一只小夜曲,读起来特别舒缓、悦耳,有一种和谐、优雅的音乐美。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惘然寂静沉淀斑斓B.惆怅寂寥积淀斑斓C.惆怅寂静积淀斑驳D.惘然寂寥沉淀斑驳【解析】选B。“惆怅”比“惘然”更深一层,含有因失意、失望而懊恼的意味,如“惆怅情绪”“内心惆怅”“惆怅的样子”。“惘然”多指失意,如“心中惘然”“惘然若失”。“寂静”强调环境的安静。“寂寥”除了有“
3、安静”之意外,还有人少、空旷的含义。“沉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也有凝聚、积累的意思。“积淀”指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斑斓”着重指色彩错杂绚丽,指灿烂多彩,可搭配成“五彩斑斓、色彩斑斓”。“斑驳”着重指颜色花纹相杂,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解析】选A。A项和画线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拟人,C项夸张,D项借代。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
4、修改。(3分)答:_答案:原句语序不当,“一幅”应放在“梅雨时节”前面;“浓重”和“意义”搭配不当,把“意义”改成“色彩”,“构成”和“淡淡的哀愁”搭配不当,改成“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蕴含着诗人淡淡的哀愁”。(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人类之所以能超过其他生物,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部的东西都知道调理,譬如种植花草,或养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又如自己的寝室,使其清洁整齐,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且要调理,那么对自己更得要经常调理。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调理心思,心思方面最
5、要紧的是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一篇文章,如果缺乏条理,只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而心思之条理清楚,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我们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起初心很乱,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敷衍,如果一随便,就很难写好。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答: _【解析】本题考查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语段强调的中心是“要经常调理自己”,根据“如果我们爱
6、惜他”是假设句,再根据“也是一种调理”可知,应填“就必须调理他”。第二空,语段强调的中心是“调理心情”,根据“因为”可知,此处是因果句的原因部分,再根据“只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可知,应填“知识是要用调理来驾驭的”。答案:就必须调理他知识是要用调理来驾驭的5.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6分)答: _【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首先分段概括段意。分析第一段,共有三句话,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具有概括性,由“人类之所以能超过其他生物,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对外界我们尚且要调理,那么对自己更得要经常调理”可知,主要意思是“人类要经常调理自己”。分析第二段,共
7、有五句话,其中第一句和第四、五句是观点,中间进行类比论证,故可归纳出主要意思是“调理心情是调理的根本”。分析第三段,共有三句话,其中前两句是分析,第三句是类比论证,根据“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可以概括出主要意思。最后,根据以上概括的信息分别用一个否定句表述即可。答案:(1)调理外界不能忘记调理自己;(2)调理自己不能缺少心情调理;(3)缺乏精力就不能调理好自己。二、阅读鉴赏(1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16分)黄鹂【注】徐志摩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
8、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注】这首诗最初刊载于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上,后收入猛虎集。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为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表现了诗人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B.“我们”作为一群观望者,始终缄默无言,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C.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去度过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但这种渴求却难以实现。D.复叠手法在现代诗中较为常见,一般诗中的复叠,多系一咏三叹,通过反复咏叹来强化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本诗中的复叠也是如此。【解析】选D。“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666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配套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