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论读书练习2含解析冀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23 读书 练习 解析 冀教版
- 资源描述:
-
1、论读书我夯基我达标1根据语境解释词语。(1)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学识方能办到。(2)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3)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解析:根据紧挨着的上下文语境判断词义。参考答案:(1)制定策略,筹划。(2)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3)狡诈。2选出对课文标题和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A.以“论读书”为标题,准确地概括了论题。B.如果用“论知识”为题,其范围比课文内容宽。C.如果用“论求知的目的”为题,其范围比课文内容窄。D.以“论求知”为标题,也可以准确地概括论题。解析:综观全文,大部分篇
2、幅在讲读书,只有个别地方讲求知。答案:D3选出对各段特色表述有误的一项()A.第4段运用比喻论证,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B.第8段运用排比论证,使读书、讨论、做笔记的不同作用区别更明显。C.第10段运用归纳推理论证,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D.第11段运用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解析:第11段只运用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答案:D4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全文主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B.全文分段很细,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思路清晰。C.全文自由畅达地发表了对求知的种种看法,议论精辟,警句密集。D.课文语言常用判断句,善作论断,且富有哲理。解析:全文主要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答案:A5课文警句很
3、多,请摘录两例,并仿写其中一例。解析:课文中名言警句很多,注意背诵和应用。参考答案:狡诈者轻鄙学问运用学问。读书使人充实能使人精确。仿写(略)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狡诈者()学问,愚鲁者()学问,聪明者则()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6“羡慕”“轻鄙”“运用”三词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应为:、。7表现两种不同求知目的的短语分别是和。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这是技艺()(2)运用的智慧乃在书本之外(
4、)(3)吹嘘炫耀()(4)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 ()9简答下面问题。(1)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2)说明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3)归纳这段文字的大意。答案:6.解析:由“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一句可看出第三空填“运用”。再依据环境考虑前两个词语。答案:轻鄙羡慕运用7.解析:依据上文填空。未必和课文完全一致。答案示例:“吹嘘炫耀”和“寻找真理、启迪智慧”8.解析:必须根据课文中心意思回答问题。参考答案:(1)运用学问(2)不在所读的书本当中(3)夸大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4)故意找书的问题,与作者辩驳9.解析:运用议论文知识回答问题。筛选概括文段大意。首先确定这一段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