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沿波而讨源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沿波而讨源 WORD版含解析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语文版 必修 单元测试 第一 单元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感喟/匮乏吝啬/褪色遒劲/集腋成裘B.漂白/漂洗角色/角斗屏除/屏气凝神C.祈祷/颀长梦魇/笑靥歆羡/万马齐喑D.拮据/狡黠隔阂/弹劾洗濯/擢发难数解析:A项,ku,s/shi,qi;B项,pio,ju,bn;C项,q,yn/y,xn/yn;D项,ji/xi,h,zhu。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燥动煤炭侯车室敝帚自珍B.按摩遗憾蛋炒饭恻隐之心C.贫瘠装潢天燃气闻过饰非D.聚拢家俱化装品接踵而至解析:A项,躁动/候车室;C项,
2、天然气/文过饰非;D项,家具/化妆品。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解析:C项,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符合语境。A项,漫无边际: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望文生义,可用“浩如烟海”。B项,闲言碎语:与正事无关的
3、话;没有根据的话,闲话。色彩不当。D项,良莠不齐: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比喻好人坏人都有。错用对象。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C.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 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D.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
4、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解析:A项,缺介词,“得到”前加“以”;C项,成分残缺,在“药品”后加“的价格”;D项,“由于”与“所以”不能搭配,“事件”成分多余,应去掉。答案:B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史上能朴素地歌咏人生安稳的作品很少,但好的作品常常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飞扬。许多作品,就是失败在不懂得把握好这底子。大多数的作品强调人生飞扬倒是强调人生飞扬的作品很多有了这底子,飞扬不会是浮沫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只予人以启示,不能予人以兴奋A.B.C.D.解析:句与原文第1句“句式”统一,句与原文尾句“
5、逻辑”统一。答案:B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关于财富和精神的几点思考张文江现在的社会财富至上,即使是青年,也有相当一部分放弃了精神追求,这样的人固然走不远。然而,对于有精神追求的人,也必须有一个告诫:千万不要看轻财富的作用。到底什么是财富,什么是精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理解透彻。而在透彻理解两者之前,过早否定财富的作用,可能会遭到反噬:或者轻易成为牺牲品,或者成为进一步贪图财富的人。古罗马普罗提诺(205-270),被誉为唯一可以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齐名的哲学家。当时的达官贵人,在临死前把孩子和财产托付给他,把他看成圣洁如神的监护人。普罗提诺常常说:“只要
6、他们没有对哲学产生兴趣,他们的财产和收入必须安全保管。”我们普通人不大可能达到普罗提诺的程度,所以对经济状况还是要注意的。反过来说,真正对哲学有所心得,财富的重要性就减轻了。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苏格拉底有一回走过市场,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有这么多呀!”财富有其两面性,它既可能使人获得相对的自由,也可能使人不知不觉移了性情。如果只知道积累财富,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确实可能含有毒素。此时不提高精神境界以化解之,财富就可能反过来危害其占有者。财富和精神的争执,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其胜负很难说。自以为倾向精神为主的人,很可能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的财富。如果有够大数量的诱惑,很可能抗拒不了。自以为倾向财富
7、为主的人,也很可能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的精神。总有一天,他会认识到,再多的财富也有解决不了的精神问题。财富和精神究竟如何,要干过一仗才知道,有时候是财富胜,有时候是精神胜。当然,我相信精神高度丰富的人,即使全世界的财富堆积在面前,他也会弃之如敝屣,丝毫不动心。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追求利益的人,一种是追求荣誉的人,一种是追求真理的人。三种人的分类,在我看来,恰好对应于美国独立宣言所昭示的人的三种权利:生存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归类的话,第一种是经济人,第二种是政治人,第三种是宗教人或哲学人。三种追求可以有其统一,只是所处的阶段不同。一般的社会和个人,追求
8、到了第一种,然后追求第二种;追求到了第二种,然后追求第三种。当然也可以呈现分裂,绝大部分人终身只能追求其中的一种。对于有品质、有纯度的人来说,只有追求第三种,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当然他也需要回头关注第一、第二种。然而即使是追求第一种的普通人,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他也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只是方式可能还需要调整,并不妨碍其本源清净。如果以稀缺性和珍贵性来定义,财富的追求确实可能导向精神的追求,这就涉及宗教和哲学。宗教姑且不论,对于哲学我更愿意用它的古义“爱智慧”。尽管在西文是同一个词,在中文却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我看来,两者的境界天差地远。对于古希腊和中国文化而言,精神王冠上有其熠熠生辉的钻石,
9、那就是爱智慧和明心见性。(2011年8月文汇报)6.下列关于“财富”与“精神”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人们哪怕没有物质追求,也必须要有精神追求。唯有如此,人们才会走得更远,人生价值才会更大。B.只要人们对哲学有所心得,那么财富对他们来说重要性就减轻了。C.如果只知道积累财富而不提高精神境界,财富就可能反过来危害其占有者。D.财富和精神有时相互影响,自以为倾向精神为主的人,和自以为倾向财富为主的人,也很可能在遇到真正的财富和精神时,对它们的认识发生转变。解析:将“精神追求”绝对化了。答案:A7.下列各项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罗马的大哲学家普罗提诺认为:只要人们没有对哲学产
10、生兴趣,他们的财产和收入就必须安全保管。B.财富具有两面性,有人可能因它而获得相对的自由,也可能有人因它不知不觉移了性情。C.第欧根尼拉尔修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追求利益的人,一种是追求荣誉的人,一种是追求真理的人。D.作者认为追求利益的人是经济人,追求荣誉的人是政治人,追求真理的人是宗教人或哲学人,但并不意味这三种人就只有一种追求。解析:原文“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把人分为三种”。答案:C8.下列对原文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人轻易成为牺牲品,有的人成为进一步贪图财富的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透彻理解财富和精神的内涵,而过早否定财富的作用。B.苏格拉底对哲学真正有所心得,精神
11、也高度丰富,因此他对财富弃之如敝屣,丝毫不动心。C.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对于精神和财富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只追求利益的人,也并不都是精神境界不高的人。D.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富的追求确实可能导向精神的追求,虽然东西文化各有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认同了精神境界的价值和意义。解析:原文苏格拉底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有这么多呀!”答案:B三、(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在中国的章回小说中,每回结束必写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难道作者不怕这样一下子把读者从故事里拉出来,明白这故事原是他编造的吗?同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的全部“夜战”,竟然都是在
12、灯火通明中进行的。为什么没有观者指责这种不真实已经近乎荒唐,反倒看得更加津津有味?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神骏,几个打旗的龙套便是浩浩三军,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西方人面对这些可能惊奇莫解,中国人却认可这就是艺术的真实。中国艺术家为什么敢于如此大胆地以假当真,将读者与观众“欺弄”到这般地步,非但不遭拒斥,反而乐陶陶地认同?我想,中国的艺术家更懂得读者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假定这是真的。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做真实的事件,把一幅画当做真实的景物,把一出戏当做真实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西方戏剧家从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793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