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教学案例.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人教版 第二 单元 教学 案例
- 资源描述:
-
1、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教学案例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许多同学都喜欢背诵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菊花”。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2解题。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
2、一边赏花。(二)看图、读诗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图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图意吗?2读诗。自由读 指名读,纠正字音。(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重点理解“花满蹊、留连、恰恰”。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一下。2学生自学、交流。(四)理解诗意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给以适当鼓励、评价)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留恋不舍,时时戏耍飞舞,可爱的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
3、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1带着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来朗诵这首诗。2背诵这首诗。(六)扩展1自学、讨论杜甫的另一诗绝句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交流(如果喜欢,可以抄在摘抄本上)。(七)总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教学步骤:(一)复习1齐背江畔独步寻花。2分层次让单个学生背诵。(二)谈话导入第二首诗菊花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菊花元稹)(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
4、流。2学生自学。(四)理解古诗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明确: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屋舍好像是陶渊明的家,我沿着篱笆,欣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渐渐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欢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了。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明确: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欣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是作者的感触,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了热情的赞赏。(五)有感情地朗诵菊发并背诵带着对菊花赞赏的感情朗诵。(六)把两首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七)总结(八)课堂练习1理解词语。江畔: 蹊: 留连: 恰恰: 秋丛:2理解诗句的意思:留连戏
5、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3默写两首古诗。(九)板书设计教案点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最后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在背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最后,老师再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上的一些特点。针对这种教学思路,同时设计了配合教案的多媒体演示课件,用来辅助老师教学。6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认识18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暑假、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
6、情。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4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2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爬过山吗?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觉吗?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觉。(板书:爬天都峰)(二)初步感知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2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3再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明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
7、在书上画出来。(三)检查预习情况1认读生字词。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读后明确: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四)质疑请同学们把你们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如果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理解的,尽量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理解。有些师生共同归纳。)(五)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篇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名人故事教材分析: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