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口语交际_教科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梳理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教材 梳理 专项 部分 口语 交际 教科版
- 资源描述:
-
1、专项部分 口语交际 一、教学目标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34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4条目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话语打动他人。上述各项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倾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和观点),体会情感态度及交际
2、意图。表达能力:讲述见闻,讲述故事,说出感受和想法,并能打动他人。应对能力:积极反馈,作出反应,能复述、转述,向人请教,与人商讨。口语交际的基本素养注意文明态度,提高语言修养。第二单元:什么是勇敢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确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敢于与观点不同的同学展开辩论,养成灵活应对的能力。3.讲究说话的口气和态度,注意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 习惯。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要有理有据。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和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勇敢的资料。教学过程:1.引出话题。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及身边的有关事例,轻松自然地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
3、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真实的交际情景。2.启示说话。学生读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对说的方法作适当的提示和指导,提高发言的质量。3.分组交流。各小组选出主持人,先小组交流,再推选讲得好的讲给全班同学听.4.全班讨论。选一名同学做主持人,指定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也可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台下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师生对发言的同学做简要评议,肯定有点,指出不足。5.师生小结。可以个人名义谈参加这次讨论的收获,体会,可以以主持人的身份对本次口语交际活动进行小结。6.课外延伸。为了强化实践,可以建议学生课后向家人或朋友介绍班级关于什么是勇敢的讨论情况,还可以与
4、家人或朋友继续探讨这一话题。第一次 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体会第一次做某一件事的真切感受,感悟生活,热爱生活。2.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把做这件事的体会写出来。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写具体,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创设情景,从联系生活开始,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表达的欲望。1认识、理解“勇敢”。 游戏:自我测试,学生回答“是”或“不是”。(测试勇敢) (1)你自己睡觉害怕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敢一个人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勇敢的理解。 3让学生说说
5、自己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4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 5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提纲,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其余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 二、指导选材,开拓思路。1.独立思考。应先自读教材,让学生独立思考,想想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再想想哪个第一次印象最深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交流。每个人简要讲自己的几个第一次,并说出其中哪一个第一次印象最深刻,然后在小组评议,引导学生能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得到启发,重新思考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是什么。3.大组汇报。汇报时教师要做适当的归纳。例
6、如:哪些是家庭方面的,哪些是社会方面的,哪些是大自然方面的。也可按自己的感受归类,或是成功的喜悦,或是失败的教训,或是享受生活的愉悦等。故事 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故事 小品二: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赞他真勇敢。 你对勇敢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评议。 三、指导构思,突出重点。1.激发情感,在指导构思前,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表达感受的重要性。2.明确要求。让学生读一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体会
7、;二是要把题目补充完整。3.独立构思。学生构思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构思。4.大组交流。可先交流一两篇有头有尾有事情经过的习作。评议重点:一、是否写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是否把做这件事的体会写出来了。四、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学生当堂习作,教师要个别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五、对比讲评,修改提高。1.学生自己修改。2.同桌互批互改。3.选出好的习作,全班朗读展示交流。生活处处是文章,真情实感别隐藏。热爱读书勤动笔,保你作文响当当!(1)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把你战胜挫折的体会写在小书签(课前发给学生)上,送给自己或同学、老师。 (2)格言背后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