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用残损的手掌
- 资源描述:
-
1、九年级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一、导入3、大家看题目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为一个句子完整吗?(不完整)下面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谁能把它补充完整,我用我残损的手掌做什么?(摸索广大的土地)板书:摸索 广大土地( 0.5分钟)4、问:他触摸到哪些土地?请大家在诗中标注一下。生标:这一角、那一角、这一片湖、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岭南、南海。(1分钟)5、这些地方都沾染了什么?血和泥、手掌沾满了阴暗。板书:血灰(0.5分钟)6、师:还触到什么地方?“辽远的一角”。板书:辽远的一角。再问:这辽远的一角这么样呢?依然完整。板书:完整(0.5分钟)7、老师指着板书问: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来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当他摸
2、到沾满血和灰的土地时的心情如何的?当他摸到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时候,他的心情又是如何?下面请大家边读边揣摩作者的心情,老师走动询问。(2分钟后)请大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8、生回答,、师总结。当他摸到广大的土地的 时候心情痛苦、悲愤、凄凉。板书:悲愤;当他摸到辽远的一角时候对祖国充满了希望。板书:希望(1.5分钟)9、师总结:大家看,这首诗前后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大家在诗行中做一下标记,两种感情的分界线在哪里?明确:是第16行,就是说从开头到第16行是悲痛的;第16行以下则是昂扬向上的,是充满希望的。(1.5分钟)10、再读诗歌,在读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声音来传达这两种不同的感
3、情。约2分钟后,多媒体出示1-8行,先找一人读,不得要领,问大家原因,没有读出悲愤之情。(2.5分钟)怎样才能读出悲愤之情呢,大家先讨论一下,要注意哪些?语速、语调。、有同学提出为什么有括号啊,答是回忆中的景色,想一想回忆中的景色该怎么读,个别学生问,老师指导。(约2分钟)找一女生读,读得好(掌声)采访:你觉得你是怎么处理的?你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我用的悲痛 的语调来读,怎样才难做到悲痛呢?我想象当时日 本侵略我国,屠杀我们中国人民,声调应该是低沉的,语速应该是缓慢的。(约1分钟)11,再找一个男生评价女生读得怎么样,读的还不够悲伤,哪一个地方,“该是我的家乡”这句没有读出来,问你能读出来吗?
4、男生读之。重读了该是”,读得很好。(约1分钟)12、老师采访一下,你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答“这一角、只是血和灰”,因为我有如身临其境一般,我好像感受到祖国的领土已沦丧,我们的人民被屠杀,感到无限的悲痛。问你读括号内的内容时,为何好像声音高了一些?“因为这是回忆中的美好景象,读 得高一点,更能突出现实的残酷。(括号内与括号外“我触到、凉”构成对比)(约0.5分钟)13、好的,回答的非常好,就像这位同学一样,大家再读,读出你的悲痛,不齐读。(约1分钟)18、问:“这一片胡在哪里啊”生答:“西湖”。师 问:“你怎么知道是西湖?”生答:“因为戴望舒生于杭州”。师:诗中的“湖”指的就是杭州西湖,戴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