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高考小说阅读 第一讲 小说的情节学案 新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小说欣赏
- 资源描述:
-
1、第一讲:小说的情节一、知识讲解研读小说情节结构,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线索小说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中心词。2.情节结构安排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者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情节的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的高潮结局。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者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
2、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俗称为“欧亨利式手法”。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其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强小说情节的生动性。此外还有首尾呼应式,倒叙式,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等。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的结构模式。一是“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二是生活的横断面。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
3、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三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3.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先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读下去。具体来说,其作用有: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4.小说的结局(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
4、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埋下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珠宝店老板说他只卖过盒子,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
5、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二、方法点拨如何分析某处情节内容的作用分析某处情节内容的作用是小说情节考查中的重要题型,这里具体谈谈如何答好这类题。1.审清问法,区别作答一种是综合问,只问“情节有什么作用”,对于这种问法,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情节本身)两方面作答,或者扣住小说四要素答题:情节作用、人物作用、环境作用、主题作用。另一种是单一问,只要求答出情节安排方面的作用。这种问法较普遍,是重点题型。这种问法,一般要弄清该情节在小说整个情节
6、中所处的位置,它之前与之后的情节各是怎样的,把握它在小说整个情节因果链中的位置、阶段和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为下文某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上文某处情节;推动情节发展进入高潮或转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就情节的阅读效果分析)。2.注意答题规范模式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等),推动情节发展(进入高潮或转折);表现了的思想品质(心理),有助于塑造的形象;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表现主题。三、高考对接(2016全国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战争美迈尔尼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
7、失望。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哦,我想是。”我忙插嘴。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最后我说:“我有
8、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哈罗?”“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217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